新加坡为何敢对中日争端指手画脚 小国野心难掩战略误判!
创始人
2025-11-26 06:03:56
0

新加坡为何敢对中日争端指手画脚

  【新加坡为何敢对中日争端指手画脚】11月19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的发言引发轩然大波。他公开呼吁中日“放下历史包袱”,声称“东南亚国家支持日本在地区安全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甚至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挑衅言论轻描淡写为“假设性发言”。这场看似“中立”的表态,实则暴露了新加坡在中日博弈中的战略误判与双重标准,更折射出小国在大国竞争中的生存困境。

  黄循财的“和解论”最刺痛中国民众的,是其对历史问题的轻佻态度。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造成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30万遇难者的姓名墙无声诉说着血色记忆,而日本至今未就侵略历史作出彻底反省——靖国神社内甲级战犯的牌位依然享受供奉,首相参拜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突破6.8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其“防卫”目标直指中国。

  “让中国放下历史,就像要求消防员对纵火犯视而不见。”中国网友的愤怒直指核心:历史问题的症结不在中国“纠缠”,而在日本从未真正认罪。新加坡作为二战期间被日军占领并改名为“昭南岛”的受害者,其领导人却对加害者表现出异常宽容,甚至要求受害者“以德报怨”,这种逻辑堪称荒诞。

  新加坡的“调停”姿态,在军事合作领域暴露出鲜明双重标准。作为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军事盟友之一,新加坡允许美军长期驻扎樟宜海军基地,为美军舰队提供战略支点;同时与日本签署《防卫装备与技术转移协定》,深度参与日本自卫队装备研发。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与黄循财口中“促进地区稳定”的论调形成讽刺性对比。

  更耐人寻味的是,新加坡对中美博弈的态度。2025年10月,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劝告”中国“别追求技术自给自足”,却对美国对华芯片禁运、技术封锁保持沉默;当华为、中兴遭美国制裁时,新加坡官员集体失声,如今却要求中国“克制”应对日本挑衅。这种“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做派,彻底撕碎了其中立面具。

  新加坡的“调停”本质上是精打细算的利益博弈。作为马六甲海峡枢纽,其经济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中日关系紧张可能波及地区稳定,进而影响其航运枢纽地位。然而,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正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依赖的脆弱性:中国连续多年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新加坡却选择在台湾问题上附和日本,无异于在核心利益上挑战中国底线,这种短视行为可能损害长期经济利益。

  军事同盟的局限性:尽管新加坡与美日军事合作密切,但地缘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已将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号投入北极航道,这条绕开马六甲海峡的新航线,正逐步削弱新加坡的航运垄断地位。当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印太时,新加坡的“战略价值”可能迅速贬值。

  地区民意的背离:东南亚国家并非铁板一块。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重申“台湾是中国内政”,印尼将雅万高铁视为中印尼合作典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强调“中国是可靠伙伴”。新加坡试图以“东南亚代言人”自居,实则代表不了多数国家立场。

  新加坡的困境,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普遍焦虑。然而,真正的生存智慧不在于左右逢源,而在于坚守底线。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亚非国家树立了和平共处典范;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中国通过军事演习与外交沟通化解危机,展现了大国担当。这些历史经验表明:地区稳定从来不是靠牺牲核心利益换来的,而是通过坚定立场与务实合作共同构建的。

  新加坡若真想发挥建设性作用,应当劝诫日本正视历史、停止挑衅,而非要求中国“放下心结”;应当推动地区国家形成独立自主的安全架构,而非充当美日军事扩张的帮凶。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在大国博弈中火中取栗的行为,最终都将引火烧身。

  当黄循财的发言在社交媒体引发“新加坡是否已沦为美日代言人”的激烈讨论时,这场风波早已超越中日双边关系范畴。它警示我们: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小国更需保持战略清醒——唯有尊重历史、坚守正义、平衡利益,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赢得真正尊重。毕竟,历史从不宽容健忘者,更不会原谅挑衅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