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骨文字形因像“洗头”走红 古老文字与现代想象的碰撞!
创始人
2025-11-26 06:02:55
0

一甲骨文字形因像“洗头”走红

  【一甲骨文字形因像“洗头”走红】近日,一则“猜猜甲骨文这是什么字”的网帖在社交平台引爆热议。网帖中展示的甲骨文字形图里,一人弯身探向盛器,似有线条自头部垂落,网友脑洞大开:“这不就是古人洗头吗?”也有人认为“像在吐”,甚至有人联想到“倒水”。短短三天,该帖留言突破两千条,折射出公众对甲骨文前所未有的好奇心。这场由字形引发的全民解谜,不仅让甲骨文再次“破圈”,更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碰撞下的新可能。面对网友的热烈讨论,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迅速介入。他指出,网帖右下角的图形确为甲骨文“盜”(简体“盗”),但中央图形并非学界确认的甲骨文,更非“沐”字。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李发教授进一步分析:“该图形可能源于书法创作,为追求艺术效果调整了结构,与文字学依据存在偏差。”

  关于“盜”字,李发揭示了其构形奥秘:甲骨文中的“盜”由“㳄”(音xián,今作“涎”)与“皿”组成,形似人跪坐张口垂涎,垂涎器皿中的财物,暗含“偷窃”之意。刘永革补充:“上方三点水象征涎液,体现对财物的觊觎,这是本义来源。”网友将其解读为“洗头”或“吐”,实为现代人基于图像直觉的本能反应,却无意间暴露了古文字解读的常见误区——脱离历史语境的“看图说话”。

  这场热议并非偶然。近年来,甲骨文正以多元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清华美院教授陈楠设计的甲骨文表情包累计发送超930万次,“下雨”“下雪”等动态符号成为年轻人社交新宠;首都师范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3分钟即可完成传统需数年的拓片比对工作,上百组甲骨碎片因此重获完整;安阳殷墟博物馆的互动装置展中,游客可通过触摸屏“亲手”刻写甲骨文,感受3600年前的文字温度。

  数据显示,近半年“甲骨文”搜索热度环比上涨38%,从“甲骨文距今多少年”到“如何识别甲骨文”,公众关注点正从入门知识转向专业探究。“甲骨文汉字对照表”成为搜索热词,折射出大众渴望直接触碰文明密码的迫切需求。正如刘永革所言:“甲骨文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冷僻符号’,而是活着的文化基因。”

  尽管网友的想象力令人惊叹,但专家提醒:古文字解读需严守学术规范。李发指出:“汉字是动态发展的符号系统,必须置于历史语境中寻绎演变轨迹。”例如,甲骨文“沬”(音mèi)确象人跪皿洗面,本义为洗头,后与“沫”混淆;而“沐”字小篆虽含“水”与“木”(象征头发),但与甲骨文无直接传承关系。郭沫若先生笔名“沬若”的典故,恰印证了古文字中“洗头”与“梳理”动作的关联性,但这种关联需严谨考证,而非主观臆断。

  刘永革强调:“甲骨文中象形字仅占40%,其余多为指事、会意或形声字,单凭字形猜测极易误读。”他建议公众通过“殷契文渊”等权威数据库查询,该平台收录的4000余个甲骨文字均经专家校对,可有效避免“伪科普”误导。

  这场热议背后,是甲骨文承载的中华文明重量。16万片甲骨、4000余单字,不仅记录着商代王室狩猎、祭祀、战争的细节,更保留了人类最早的月食、流星雨观测记录。清华大学教授黄天树曾解读一片甲骨:商王外出狩猎时车轴断裂,引发“人仰马翻”的车祸,背面则记载了东边乌云密布、北边彩虹乍现的天气变化——“这就像古人的‘朋友圈’,多个事件定格在同一片甲骨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甲骨文中的商王世系与《史记》记载高度吻合,将中国可信历史向前推进千年。当人工智能正在破解剩余三分之二未释甲骨文时,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正以科技为翼,向世界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从“洗头”猜想到学术解密,从表情包狂欢到AI破译,甲骨文的每一次“出圈”,都在提醒我们:传统文化从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流动的活水。当网友为字形争论不休时,当学者为破译焚膏继晷时,当技术为保护插上翅膀时,甲骨文早已超越“最早汉字”的标签,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正如李发教授所言:“认识古文字,不仅是解码历史,更是理解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在这场全民解谜中,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传承者——或许下一次,当我们凝视甲骨文时,看到的不仅是线条与符号,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正等待着被重新书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在... 香港新闻网6月20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期间,“促进和保护发展权”主题边会18日在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