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 广西通报
【旅客跳入股道与动车碰撞 广西通报】11月23日16时13分,广西百色市田东北站2号站台突发惊魂一幕:一名成年旅客突然翻越安全线跳入股道,正在减速进站的D3844次动车组列车虽紧急制动,仍因距离过近与其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车站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消防、医疗部门联动救援,伤者被紧急送医。这起事件经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车务段官方通报后,迅速引发社会对公共安全与心理健康的深度讨论。根据现场监控视频显示,事发时D3844次列车正以约4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站,距离2号站台约50米处突然触发紧急制动系统。列车长在驾驶舱内目睹旅客翻越安全线后,立即采取全列紧急制动措施,但受物理惯性影响,列车仍向前滑行了12秒才完全停稳。站台监控画面显示,旅客跳入股道后曾试图向轨道外侧躲避,但未能成功。"列车刹车时能明显感觉到剧烈晃动,随后听到站台方向传来撞击声。"乘坐该次列车3号车厢的旅客李女士回忆,"乘务员迅速安抚乘客情绪,并反复确认是否有人受伤。"事故导致列车晚点47分钟,约300名旅客被安排换乘后续车次。田东北站值班站长介绍,事故发生后30秒内,车站即启动三级应急预案:轨道封锁:立即通知调度中心封锁2号站台股道,防止二次事故;医疗救援:120急救车在8分钟内抵达现场,消防部门使用液压扩张器破拆变形的列车底部结构;心理干预:安排3名心理咨询师对现场目击者进行情绪疏导;交通疏导:协调公交公司增开3班次接驳车转运滞留旅客。
"伤者被卡在列车底部转向架位置,消防员跪地作业20分钟才将其救出。"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张伟透露,伤者右腿开放性骨折,意识模糊但生命体征平稳,送医后立即转入ICU观察。截至11月25日,伤者已完成首次手术,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这并非今年首起类似事件。据公开报道统计,2025年全国铁路系统已发生6起旅客擅自进入轨道区域事件:4月16日,广深铁路虎门站一名32岁男子跳向进站列车车头身亡;7月5日,杭州东站旅客跳入股道致G7545次列车晚点;10月29日,余姚北站女子横穿轨道被列车刮擦受伤……
"这些事件暴露出三大安全隐患。"专家指出:物理防护短板:部分车站安全线区域未设置智能感应报警装置;应急教育缺失:仅23%的旅客知晓轨道区域危险性;心理干预滞后:铁路系统尚未建立常态化心理援助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田东北站事故发生前15分钟,站台广播系统刚完成"请勿跨越安全线"的循环播报。监控显示,涉事旅客在跳轨前曾长时间低头查看手机,其行为模式与今年7月杭州东站事件高度相似——当时涉事旅客因误点改签问题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后突然跳轨。
事件发生后,广西铁路部门宣布三项整改措施:技术升级:12月1日前在全区58个高铁站安装AI行为识别系统,对靠近安全线旅客自动触发语音警示;人员增配:每站增设2名安全督导员,高峰时段加强巡查;服务优化:开通"晚点应急通道",为误点旅客提供免费改签服务。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安全监察室主任陈刚在11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们正在与卫健部门共建'心理援助绿色通道',在12306APP增设情绪评估功能,对高危旅客实施全程跟踪服务。"
这起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高速运转下的个体困境。当我们在为救援速度点赞时,更需思考:如何让每个生命在压力面前保持韧性?如何让公共空间既充满效率又不失温度?"真正的安全不是用围栏筑起的屏障,而是流淌在每个人心中的敬畏。"社会学家指出,"这需要铁路部门完善服务细节、家庭关注成员心理状态、公众培养规则意识的三方合力。"站在田东北站2号站台,新安装的智能警示灯正在循环播放安全提示。这束光不仅照亮轨道,更应照亮每个匆忙旅人的心灵——在追求速度的时代,生命的尊严与安全,永远值得我们停下脚步,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