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工程院:郭某外籍院士资格暂予中止 学术造假风暴再掀波澜!
创始人
2025-11-23 15:03:43
0

俄工程院:郭某外籍院士资格暂予中止

  【俄工程院:郭某外籍院士资格暂予中止】11月22日,俄罗斯工程院一纸声明引发全球学术圈震动——该机构正式宣布中止江苏科技大学前教授郭某的外籍院士资格,并启动对其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审查。这场始于中国高校的学术丑闻,正以跨国调查的姿态撕开学术荣誉背后的灰色地带。郭某的学术履历曾如神话般耀眼:1994年以陕西省高考状元身份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惠久;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研究纳米能源电池;2000年进入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2006年起担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兼任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2023年回国后,他以“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等头衔加盟江苏科技大学,2025年7月更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殊荣。然而,这份看似完美的学术拼图在2025年9月出现裂痕。江苏科技大学收到举报称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经调查确认其存在论文抄袭、数据造假、侵占科研经费等问题,随即解除聘用协议并报警。警方介入后,更多细节浮出水面:郭某涉嫌伪造留学经历、虚构国际合作成果,甚至利用虚假身份参与国家级项目评审。“他的简历就像精心设计的迷宫。”某高校材料学院教授匿名评价,“每个节点都卡在学术评价的关键位置,但细究起来漏洞百出。”例如,郭某宣称与德国纳米材料领域泰斗赫伯特·格莱特合作突破关键技术,但格莱特团队公开声明从未与其有过实质性合作;其主持的7项国家级项目中,有3项被证实存在经费挪用问题。

  随着中国调查的深入,俄罗斯工程院成为第二个被卷入漩涡的机构。该院中国总部11月21日发布声明,承认正在核查郭某2025年当选外籍院士的相关材料。次日,总部进一步宣布:“审查期间暂停郭某院士资格,其信息已从官网移除。”

  这场跨国审查暴露出国际学术荣誉评选的潜在风险。俄罗斯工程院官网显示,其外籍院士评选主要依据申请人提交的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等材料,但未建立严格的实地核查机制。郭某正是利用这一漏洞,通过拼凑论文、虚构合作等方式构建学术人设。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以“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身份与国内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这不仅是个人诚信问题,更是对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挑衅。”清华大学学术伦理中心主任李明指出,“当虚假学者能够轻易跨越国界获取荣誉,说明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系统性漏洞。”

  江苏科技大学在事件中的角色引发广泛质疑。该校科技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郭某与国内许多科学家同名,当时他可能用了别人的成果,学校也是受害者。”这种辩解折射出高校人才引进的深层困境——在“抢人才”的激烈竞争中,部分机构过度依赖论文数量、头衔光环等表面指标,忽视了实地考察、背景调查等基础环节。

  数据显示,2020-2025年间,中国高校引进的“海归”学者中,有12%存在学术履历注水问题。某“双一流”高校人事处长透露:“有些海外学者拿着镀金简历回国,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验证其成果真实性。特别是疫情期间,跨国实地考察几乎停滞,给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第三方机构已形成“学术包装”产业链。记者暗访发现,某些中介公司明码标价提供“院士申请全包服务”,声称“40万元可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提名”。虽然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否认授权此类活动,但郭某事件证明,灰色地带始终存在。

  这场跨国学术丑闻为全球学术界敲响警钟。专家建议,应从三个层面构建防护网:技术赋能审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学术成果永久存证系统,确保论文、专利等成果可追溯、不可篡改。跨国联合惩戒:建立国际学术不端行为数据库,实现各国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的信息共享,对造假者实施全球联合封杀。评价机制改革:破除“唯论文、唯头衔”的评价导向,建立以实际贡献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例如,江苏科技大学已宣布将“学术诚信”纳入教师考核一票否决项。

  “学术荣誉不是可以买卖的商品,而是对真理探索的庄严承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的呼吁道出事件的核心本质。当郭某的院士头衔在俄罗斯工程院官网消失时,这场风暴留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对个体的批判,更需深刻反思:如何守护学术殿堂的纯净,让每个荣誉都经得起真理的检验?此刻,镇江警方仍在调查郭某案件,俄罗斯工程院的审查结果尚未公布。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跨国学术地震已震动全球科研界,推动着学术诚信体系向更透明、更严谨的方向进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