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船队将诞生 中国航海新时代的启航宣言!
创始人
2025-11-23 13:03:08
0

亚洲最大船队将诞生

  【亚洲最大船队将诞生】11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央企专业化整合推进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一则重磅消息引爆全场:中国旅游集团牵头组建的央企邮轮运营平台公司正式成立,整合后船队规模跃居亚洲第一。这场涉及17家央企、民企及地方政府的战略重组,不仅标志着中国邮轮产业正式跻身全球竞争第一梯队,更以“精准整合、高端布局、平台赋能”的创新模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破局样本。当“爱达·魔都号”邮轮在2024年元旦鸣笛首航时,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具备大型邮轮建造能力的国家。仅仅两年后,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即将于2026年底常态化运营,而此刻亚洲最大邮轮船队的诞生,更将中国邮轮产业推向历史性拐点。数据印证着产业爆发的势能:2025年一季度,中国国际邮轮市场运营航次达141个,运送旅客32.8万人次,同比激增67.8%。交通运输部披露的这组数据,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繁忙景象形成呼应——这里平均每三天就有一艘巨轮启航,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2.3万人次。

  “这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产业链价值的深度重构。”中国旅游集团华夏邮轮公司总经理黎明在签约现场指出。据测算,邮轮产业每创造1元收入,就能带动上下游10-14元的经济效益,从船舶制造、港口服务到免税购物、文化旅游,这条黄金产业链正催生出万亿级市场空间。

  在公众印象中,央企重组往往与“拉郎配”“叠罗汉”等低效整合划等号。但此次邮轮平台公司的组建,却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敏捷思维”:

  国资委明确提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坚持长期主义、锚定高端发力”三大原则。当全球邮轮市场逐步从“规模竞争”转向“体验竞争”,中国央企直接切入高端市场,避免陷入低端红海。以“爱达·魔都号”为例,其船上剧院、艺术长廊、水上乐园等设施均对标国际顶级标准,单船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

  作为我国唯一以旅游为主业的央企,中国旅游集团拥有覆盖酒店、景区、免税、金融等全产业链资源。此次整合不仅吸纳了招商局集团、中远海运等央企的航运优势,还联合上海、天津等邮轮母港城市,形成“船舶运营+港口服务+消费场景”的闭环生态。这种“航母式平台+快艇式响应”的模式,让大型央企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具备了市场敏捷度。

  签约仪式上,17家单位跨越央企、民企、地方政府界限,涵盖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例如,中船集团将提供船舶建造技术支持,华为技术助力智慧邮轮系统开发,三亚市政府则承诺优化口岸通关流程。这种“打破围墙”的整合,让资源向价值链高端集聚。

  当亚洲最大邮轮船队扬帆起航,其影响早已超越产业层面。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数据,2023年亚洲船东已掌控全球68.3%的散货船、53%的汽车运输船,但在邮轮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此次重组不仅填补了中国在高端邮轮运营的空白,更推动亚洲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跃迁。

  “这标志着全球邮轮产业进入‘亚洲时间’。”国际邮轮协会(CLIA)亚洲区主席詹姆斯·李评价道。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邮轮旅客量预计突破500万人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而亚洲最大船队的诞生,将加速形成“上海-东京-新加坡”黄金三角航线,重构全球邮轮经济地理。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当欧洲船东长期主导国际邮轮标准时,中国正通过“爱达”系列邮轮探索差异化路径:从融合敦煌壁画的艺术装饰,到开发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航线,再到打造“邮轮+文旅”的沉浸式体验,这些创新正在重新定义邮轮经济的内涵。

  站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望着“爱达·花城号”正在舾装的巨型船体,黎明感慨万千:“十年前,我们还在讨论‘中国人能不能造邮轮’;今天,我们已经在思考‘如何定义下一代邮轮’。”这种自信,源于中国制造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蜕变,更源于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把握。

  亚洲最大邮轮船队的诞生,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程的关键节点。它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当30万吨级的巨轮划破海浪,激荡起的不仅是钢铁与海水的碰撞,更是一个古老航海文明在新时代的复兴强音。

  正如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签约仪式上的致辞:“这不仅是船队规模的突破,更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宣言。我们要以邮轮为支点,撬动整个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中国从海洋大国真正迈向海洋强国。”当晨光洒向太平洋,这支承载着民族复兴梦想的船队,正驶向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