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23日电 (记者 黄璇)“今日!这里!Everything is wrong!(所有事都不对)”主角林凉水结案陈词时,回应方家军所说的“Something is wrong”,这句令观众拍案叫绝的经典台词,来自首部票房破亿港产片《毒舌大状》主角林凉水(黄子华饰)的一场法庭戏。你可知道,这些紧张刺激、针锋相对的审讯场面,正是在香港新界一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前粉岭裁判法院内取景拍摄?这座古迹不仅见证著港产电影的辉煌,更是新界法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延伸阅读】
中环码头的多重角色
穿越百年 甘棠第与香港近代史的连结

前粉岭裁判法院活化成为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法院开幕后审理的第一宗案件,是即日审判十九名吸毒犯。(资料来源:《大公报》)

大厅中央的楼梯,跟同期兴建的前北九龙裁判法院近似。(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前粉岭裁判法院于1960年开始兴建,1961年启用,是新界首座裁判法院,当时专门处理新界区的法律诉讼。法院开幕之后的第一宗案件是即日审判十九名吸毒犯,因应案情各被判罚款25元至50元(相当于现时约500元至1000元)不等。随著人口增长及社会变迁,法院逐渐难以应付需求,最终在2002年随新粉岭法院大楼落成而结束司法使命。曾经短暂空置,其后被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并于2019年活化为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对外开放,成为保育、教育与文化活动的新据点。
司法与电影交汇的历史建筑

图示模拟电影《毒舌大状》于前粉岭裁判法院(现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拍摄的电影场景。(图源:发展局)

图中这条走廊,是裁判官独立通道的一部分。《毒舌大状》曾在此取景色(上图为《毒舌大状》剧照)。
近年港产片复兴,法庭电影屡创票房佳绩。除了《正义回廊》,2023年票房冠军《毒舌大状》亦在此取景——黄子华饰演由裁判官转职的大律师林凉水,带领观众重回法庭攻防现场。事实上,这座活化古迹一直深得影视制作青睐,电影《无间道II》、《窄路微尘》、电视剧《警界线》等多部知名影视作品亦曾于此拍摄。每当观众置身其中,不难想像银幕上的紧张场面在现实中真切上演。
前粉岭裁判法院楼高两层,白色外墙、双层簷蓬、仿石柱与窄长窗户,展现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建筑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中央天井引入自然光线,楼梯设有铁制扶手,内部以水磨石砖、马赛克瓷砖及涂漆等经济实用物料装修,朴实又不失庄严。最特别的是,法院设有多个独立入口,分别供法官、被告、公众及警员使用,体现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设计理念。
活化再生——领袖学院与公众参与
随著2002年新法院落成,旧法院一度被闲置。2019年,前粉岭裁判法院正式活化为香港青年协会领袖学院,并向公众开放。不仅外观、楼梯、拘留室、押送通道等原有设施悉数保留,一号法庭更改建为数码会议厅,而二号法庭则完整保留原貌,包括法官席、犯人栏、公众席等,让访客近距离感受法庭氛围。

二号法庭完整保留原貌。(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法庭内的标语。(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放置证物的夹万(保险箱)仍然保留完好。(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犯人栏的位置仍然与当年一模一样。(香港中通社记者 黄璇摄)
来到领袖学院,市民可免费参观,走进法庭、犯人栏、法官席,亲身体验戏中场景。不少游人更乐于模仿电影台词,坐上法官席扮演《毒舌大状》的林凉水,或走进犯人栏高呼“屈我啦!”,打卡拍照之余,亦能感受法庭场域的严肃与趣味。二楼展厅展示多部取景电影的剧照及演员签名,保存的旧式夹万、转盘电话、拘留室等,带领参观者穿越殖民时代的司法岁月。
领袖学院不时举办文化展览及主题活动,亦设有定时导赏团,由青年大使讲解前粉岭裁判法院的历史点滴与设计巧思。例如,法院特设分流进出口,确保法官、警员、被告互不干扰,体现司法程序的严谨与公正。参观者除可了解法院运作,也能认识新界司法发展与香港社会变迁的轨迹。
从昔日新界唯一的裁判法院,到今日影视取景、青年教育及文化交流的多元空间,前粉岭裁判法院以其独特建筑美学、厚重历史和影视魅力,不断为香港书写新故事。下次当你重温法庭电影,不妨亲自走一趟粉岭马会道,感受这座古迹的真实氛围,体会历史、电影与现实交织的动人时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