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荒诞!葫芦岛有多人往海里“放生”大米 纯属浪费粮食!网友:袁隆平院士在天有灵会生气的!
创始人
2025-11-22 06:02:34
0

  葫芦岛有多人往海里“放生”大米

  【葫芦岛有多人往海里“放生”大米】2025年11月20日,辽宁葫芦岛一处海边码头发生多人向海中倾倒大米的放生行为,视频显示,几名中老年人将多袋已开封的大米倾倒至海中,一名短发女子甚至在电话中向家人宣称“在海边放生”,此时视频拍摄者口中还“念念有词”。这场荒诞的“仪式”被路人拍下后,迅速引发全网热议。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明确回应:此举既浪费粮食,又可能污染海洋生态。同时,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若大规模向海中投放异物进行所谓“放生”,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网友的愤怒更直指核心:“袁隆平爷爷在天有灵会生气的!这些人怕是没经历过饥荒!”从视频画面看,参与者将成袋大米直接倒入海中,动作熟练得令人心惊。这种行为看似“行善积德”,实则暴露了多重荒谬逻辑:其一,对“放生”本质的扭曲。 传统放生以拯救生命为核心,如放生鱼虾、鸟类等活物。而大米作为无生命谷物,既无“放生”的生物学基础,更与“挽救生命”的初衷背道而驰。正如网友犀利质问:“大米算哪门子‘生’?”其二,对粮食价值的漠视。 我国每年因生产、运输、加工等环节损耗的粮食已达千亿斤,而“放生大米”这种主动浪费行为,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相当于3.5亿人一年的口粮。当这些老人将大米倒入大海时,是否想过,这些粮食本可成为贫困地区儿童的一顿饱饭?

  其三,对生态环境的潜在破坏。 大米入海后可能因泡发膨胀堵塞河道,或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消化不良。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指出:“若大规模投放异物,可能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此前浙江温州已出现类似案例,两名老人在河边“放生”大米,被水利部门批评为“浪费粮食且违反文明准则”。

  这场闹剧之所以引发众怒,不仅因其荒诞,更因其触碰了社会对粮食安全的集体记忆。网友的评论直指要害:“袁隆平爷爷用一生让中国人吃饱饭,这些人却把粮食当垃圾扔进海里!”“他们怕是没经历过饥荒,不知道一粒米有多珍贵!”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粮食供给严重不足,许多家庭靠野菜、树皮充饥。袁隆平团队通过杂交水稻技术,将单产从每亩200公斤提升至1000公斤以上。2020年,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突破3000斤,创造世界纪录。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曾评价:“袁隆平让全球数十亿人免于饥饿。”

  然而,饥饿的阴影从未真正远去。1920-1921年华北大饥荒饿死1000万人;1928-1930年陕甘大饥荒波及13省,死亡1300万人;民国时期,2亿人死于饥荒。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9人中就有1人吃不饱饭。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粮食安全仍面临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从“放生大米”到“光盘行动”:一场关于文明的反思!

  其一,伪善的“放生观”亟待纠正。 近年来,“奇葩放生”层出不穷:有人放生鱼豆腐、矿泉水,甚至巴西龟(外来入侵物种)。这些行为或源于迷信,或被商家利用,但本质都是对生命的漠视与对生态的破坏。佛教协会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放生大米并非佛教理念,属于个人行为。”

  其二,粮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我国虽实现“二十连丰”,但每年餐桌浪费的粮食仍触目惊心。潼关县通过推广“小份菜”“拼盘餐”等措施,使餐饮浪费率下降30%。这证明,节约粮食不仅需要个人自觉,更需制度引导与社会共治。

  其三,铭记历史,敬畏粮食。 袁隆平院士曾说:“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是无数农业科学家用汗水浇灌的理想。而“放生大米”的闹剧,无疑是对这一理想的亵渎。

  从葫芦岛的海边到浙江的河畔,“放生大米”的闹剧反复上演,暴露的不仅是部分人群的科学盲区,更是对粮食安全的集体麻木。当我们站在超市货架前挑拣大米时,是否想过,每一粒米都凝结着农民的汗水、科学家的智慧与国家的政策支持?袁隆平院士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珍惜粮食,正是对这粒“好种子”最朴素的致敬。愿我们铭记历史,敬畏生命,别让“荒诞”掩盖了文明应有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