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海军开始打捞南海坠毁的军机
【美海军开始打捞南海坠毁的军机】美军一架 MH-60R “海鹰” 直升机和一架 F/A-18F “超级大黄蜂” 战斗机在 30 分钟内相继坠入南海,如今,一场争分夺秒的打捞行动正在这片敏感水域展开。2025 年 11 月 20 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向美国 “战区” 网站确认,在美国海军两架军机于南海海域相继坠毁近一个月后,打捞工作已正式启动。一艘专业打捞船已抵达现场,目标是找回包含大量敏感部件的坠毁军机。此次打捞行动发生在南海这片地缘政治敏感水域,加上飞机本身敏感的军事技术,使得打捞工作超越了单纯的事故救援,成为一场关乎军事机密与国际局势的紧急行动。
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坠机事件发生在2025 年 10 月 26 日。当天,美国海军 “尼米兹” 号航母正在南海海域执行任务。下午2 点 45 分左右,一架 MH-60R “海鹰” 直升机从航母起飞后坠入南海,机上全部3 名机组人员被成功救起。仅仅半小时后的下午 3 点 15 分,同一航母上的一架 F/A-18F “超级大黄蜂” 战斗机也在起飞执行任务时坠海,两名机组人员弹射逃生并被安全救回。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事故通报,确认两架军机相继坠毁,但未说明具体坠机地点。
在事故发生后近一个月,美国海军终于启动了打捞程序。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马修・科默20 日表示:“USNS Salvor(T-ARS-52),一艘由军事海运司令部操作的保障级打捞船,已抵达现场,正在进行作业以支持打捞工作。” 这艘 1986 年服役的打捞船非同寻常,船长 77.7 米,宽 15.2 米,排水量 3200 多吨,专为执行打捞、潜水、拖曳等重型工程建造,配备完整的动态定位系统,前部吊臂可承载 7.5 吨,后部起吊重量高达 40 吨,还能支持潜水员深入 300 米海域作业。船上的 190 英尺空气潜水系统、全套 SCUBA 设备等,使其具备在 1000~4000 米深海打捞重物的能力。然而,关于打捞船的具体位置、是否已定位到坠毁飞机以及打捞时间表等关键细节,美国海军并未透露,这种保密态度凸显了行动的高度敏感性。
美军急切展开打捞的核心原因在于两款战机包含的敏感军事技术。F/A-18F “超级大黄蜂” 内部装有AN/APG-79 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电子战套件、敌我识别装置及通信数据共享系统;MH-60R “海鹰” 作为旋转翼潜艇猎手,装载先进的传感器、对抗措施与计算机系统。前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联合情报中心行动主任卡尔・舒斯特指出:“获得 F/A-18 的残骸将能提供对其技术优势和如何从战术上击败它的宝贵洞察。” 他补充道,中国正优先升级反潜战系统,因此打捞直升机理应享有高度优先权。而历史经验显示,深海坠机打捞难度极大,2021 年美军 F-35C 在南海 4000 多米深海坠毁后,耗时一个多月才打捞成功,且机体已只剩框架,多数设备被海水冲失。
对于这两起罕见的接连坠机事件,原因仍在调查中但已有多种猜测。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对记者表示,坠机原因 “可能是劣质燃油”,称连续坠机 “非常不寻常”,暗示燃料存在问题。美国海军官员则向媒体确认,相信没有 “恶意” 原因导致坠机,但确切原因仍不明确,调查仍在进行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 10 月 27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如果美方提出,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向美方提供必要协助。” 同时他强调:“美方有关军机是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时坠毁的。美方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 这一回应既表达了人道主义协助意愿,也明确传递了对美方南海军事活动的批评立场。
执行此次任务的USNS Salvor打捞船有着丰富经验,船长迈克・弗拉纳根曾表示:“海军拥有我们 Salvor 船的最大优势是,我们随时待命,船上配有潜水减压舱,具备重型起重能力。” 其 40 吨起重能力对打捞最大起飞重量 33 吨的 “超级大黄蜂” 和 11.5 吨的 “海鹰” 至关重要。2023 年 12 月,该船还参与了日本海岸 CV-22 “鱼鹰” 飞机的回收行动,2018 年曾在帕劳海域吊起二战飞机残骸,证明了自身实力。不过业内估计,此次双机打捞作业可能需超过两个月,且能否找到黑匣子、回收有效设备仍存变数。
打捞行动发生在南海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11 月 18 日,“尼米兹” 号航母还与日本和菲律宾舰船参加 “多边海上合作活动”,菲律宾军方称此举旨在展示 “地区团结与合作”。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部发布警告:“我们严肃敦促菲律宾方面立即停止挑衅事件和升级紧张局势。” 卡尔・舒斯特指出,中国在南海部署大量具备打捞能力的资产,邻近性带来 “主场优势”,不排除中方采取行动阻碍美方打捞。
南海的波涛之下,两架先进战机的残骸静卧海底,而水面上,一场围绕军事机密与地区安全的打捞行动正在紧张进行。当军事机密沉入争议水域,打捞行动已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成为地缘政治的微妙博弈。 美军能否成功回收这些包含敏感技术的装备,防止其落入他国之手,仍是未定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