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新娘和狱友组团诈婚骗取近200万 5次“结婚”诈骗177万,网友直呼太离谱!
创始人
2025-11-21 19:05:08
0

  新娘和狱友组团诈婚骗取近200万

  【新娘和狱友组团诈婚骗取近200万】11月21日获悉,一起“骗婚”系列的团伙诈骗案令人震惊,一场精心策划的"婚礼"上,41岁新娘赵某身着白纱,与"母亲"张某含泪相拥,台下"舅舅""嫂子"等亲属掌声雷动。然而这场看似温馨的仪式背后,是赵某与狱友张某组建的诈骗团伙。河南41岁女子赵某与狱友张某组成“职业新娘”婚骗团伙,上演现实版“演员请就位”!赵某5次“结婚”,张某则冒充其母亲,并安排多人分饰舅舅、嫂子等亲属。一场婚礼,从新娘到亲友全是“剧组配置”,诈骗金额高达177万元。法院二审宣判,主犯赵某获刑13年11个月。据了解,此前赵某曾5次因诈骗罪获刑,张某也曾3次入狱,二人系狱友合谋。从新娘到亲友全员"剧组配置",5场虚假婚礼骗取177万元彩礼的惊天骗局。这起被法院判处主犯赵某13年11个月有期徒刑的案件,撕开了骗婚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更折射出当代社会婚姻生态的深层危机。赵某团伙的作案手法堪称"诈骗教科书":通过婚恋平台锁定大龄未婚男性,以"闪婚"降低受害人警惕,再以"家人生病""生意周转"等理由层层加码索要钱财。在河南濮阳的受害者小刘案例中,这位32岁的程序员在支付38万元彩礼后,发现"新娘"赵某同时与5名男子保持婚约,所谓"母亲"张某的身份证竟是伪造的。这种系统性欺诈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在精神层面留下永久创伤——小刘在案发后出现严重抑郁,至今无法恢复正常社交。

  骗婚这一恶劣社会现象所带来的危害,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远远超出了个体层面所引发的悲剧性后果。它不仅让无数家庭陷入痛苦与绝望的深渊,更在社会层面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这一整年里,全国检察机关所办理的婚姻诈骗案件数量呈现出显著上升的态势,同比上升幅度高达3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骗婚现象的日益猖獗。而在这些案件中,单案最高涉案金额更是惊人,达到了286万元。如此高额的涉案金额,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婚姻市场秩序。

  这类骗婚犯罪行为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以浙江省为例,在2024年开展的一项婚恋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62%的适婚青年因为担心遭遇骗婚,而对相亲这种传统的婚恋交友方式产生了抵触情绪,直接选择拒绝相亲。这种普遍的担忧和拒绝行为,对当地的婚恋市场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导致该省结婚登记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14%。这一数据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出骗婚现象对婚姻市场正常运转的破坏。

  更为严峻的是,骗婚现象的泛滥正在逐步解构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婚姻,本应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美好结合,是人生中重要的情感纽带。然而,当骗婚行为频繁发生,婚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高风险行为,人们对婚姻的信任度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为了保护自己,避免陷入骗婚的陷阱,纷纷选择用“不婚”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这种选择一旦形成普遍趋势,就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信任的缺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极为不利。

  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当前我国婚姻状况的严峻形势。在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为515.2万对。虽然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5%,但从全年总量来看,仍然难以突破700万对的大关。与2013年结婚登记数量的峰值1346.9万对相比,如今的结婚登记数量近乎腰斩。这种断崖式的下跌背后,是多重压力的集中爆发。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经济压力因素。研究显示,在一线城市,婚育成本已经达到了人均收入的18.7倍。以广州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为例,一套90平方米的婚房,其平均价格高达420万元。对于一个双职工家庭来说,假设他们的年收入为25万元,那么想要负担这样一套婚房,在不考虑其他任何生活开支的情况下,需要不吃不喝地工作16.8年。如此高昂的婚育成本,让许多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2025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进一步揭示了年轻一代婚恋观念的转变。报告显示,有68%的“95后”年轻人认为“婚姻不是人生必选项”。与“80后”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4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的变化,充分反映出年轻一代在婚恋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在上海静安区的街头采访中,一位28岁的产品经理王女士直言不讳地表示:“与其在婚姻中当免费保姆,承担各种家务和家庭责任,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观念的转变,无疑是对传统婚姻观念的一种挑战,也进一步加剧了结婚率的下降。

  除了经济压力和观念转变之外,人口结构方面的矛盾也是导致结婚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20 - 40岁这个适婚年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了1752万。这种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催生了一种“婚姻挤压”现象。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尤为明显,30岁以上未婚男性的占比高达23%。在一些省份,甚至出现了“越南新娘”买卖产业链这种违法犯罪现象。这种畸形的产业链不仅严重侵犯了女性的权益,也反映出农村地区男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的巨大困境。

  面对日益严峻的婚姻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2025年5月开始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案,取消了户口簿限制,并实现了全国通办。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婚姻登记手续办理。在实施后的四个月内,跨省登记数量达到了87.5万对,为许多异地恋情侣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婚姻的登记和稳定。

  广州南岭村为了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推出了“婚育组合补贴”政策。具体来说,初婚奖励8万元,生育补贴12万元。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年轻人的结婚积极性,使当地结婚率提升了27%。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起草的《婚姻诈骗司法解释》,拟对骗婚行为实施“职业禁止令”。这一举措旨在从法律层面加大对骗婚行为的打击力度,让骗婚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起到震慑作用,减少骗婚行为的发生。参考南乐县检察院建立的“婚恋诈骗大数据模型”,该模型通过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对婚恋市场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和筛选,已经成功拦截可疑婚介平台127个,阻断诈骗资金流转2.3亿元。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科技手段在打击骗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骗婚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幸福,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然而,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我们有信心逐步解决当前面临的婚姻问题,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婚姻环境。

  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试点"婚姻辅导进社区"项目,通过婚前课程、冲突调解等服务,使离婚率下降19%。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企业推出的"育儿假弹性制度"(员工可自主选择1-3年育儿假),使女员工婚育意愿提升41%。

  当赵某们在监狱中反思罪行时,社会更需要思考:如何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或许正如中国社科院专家所言:"真正的婚育友好,不是用补贴催生,而是创造一个让年轻人敢爱敢婚的环境。"这需要从降低房价、均衡教育资源到完善职场保障的系统性改革,更需要每个人重拾对爱情的信仰——毕竟,任何计算得失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输给了真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