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俄乌和谈新计划披露:俄罗斯或重返G7 美俄密谈“28点”新计划,俄将摆脱西方制裁!
创始人
2025-11-21 19:03:23
0

  俄乌和谈新计划披露:俄罗斯或重返G7

  【俄乌和谈新计划披露:俄罗斯或重返G7】11月21日消息,英媒当地时间20日披露,美俄官员近期通过密谈起草一项旨在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新计划。根据该计划,俄罗斯将摆脱西方制裁,重新加入七国集团(G7),并收回其大部分被冻结资产。报道称,这项计划由美俄官员在最近几周秘密起草。作为换取和平的代价,乌克兰军队规模将被削减一半、被禁止拥有远程导弹,并解散其最精锐的战斗部队,从而削弱乌克兰军事实力。而同一天,乌克兰军方报告称又消灭了890名俄罗斯士兵,使俄军总损失达到约116.2万人。依据这一方案,俄罗斯将取得对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的全面控制权,并且国际社会将正式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报道披露,赫尔松与扎波罗热地区将沿接触线步入一种“冻结”态势,这一状况实质上等同于对沿接触线区域事实上的承认。不仅如此,俄罗斯有望重新回归G7框架,推动该机制重归八国集团(G8)模式;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举措也将逐步解除;同时,俄罗斯在与美国达成的北极勘探协议中,将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崭新契机。依据协议规划,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被冻结的3000亿欧元资产中,约三分之二将被归还。剩余的1000亿欧元,则将投入到乌克兰境内的重建项目之中,而美国将从这些项目中攫取一半利润。

  “其余被冻结的俄罗斯资金,将被注入一个由美俄共同设立的独立投资工具,用于在特定领域开展联合项目。该基金旨在强化双边关系、增进共同利益,从而构建起一种强力激励机制,以避免双方再度陷入冲突。”相关计划中如此表述。

  俄罗斯与G7之间的关系,可谓波折不断、跌宕起伏。1997年,俄罗斯正式跻身这一西方主要经济体集团之列,七国集团由此华丽转身,升级为八国集团。

  这一转变,无疑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蜜月期的鲜明象征。然而,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随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西方国家的反应迅速且强硬。六个西方国家与日本出于政治考量,毅然拒绝参加原定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G8峰会,并宣布退出该组织。“就在那一刻,它便不复存在了。”俄罗斯驻加拿大大使奥列格·斯捷潘诺夫如此评价G8的落幕。俄罗斯的成员国资格被暂停,G8也无奈地重回G7的旧有格局。

  近年来,关于俄罗斯重返G7的呼声不时响起,主要来自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曾在2019年表示,“让俄罗斯加入(G8)更为合适”。今年6月,特朗普在加拿大举行的G7峰会开幕式上再次直言不讳地指出:“G7曾经是G8,奥巴马和一位叫特鲁多的人不想让俄罗斯加入。”“我要说这是一个错误,因为我认为,如果俄罗斯留在集团内,现在就不会有战争。”特朗普强调。特朗普的这些言论并非孤例。早在2018年的G7峰会上,俄罗斯回归的问题就被提出讨论。一位欧洲消息人士当时告诉塔斯社:“我可以确认这个话题在周六的晚餐上被详细讨论。但到目前为止,对俄罗斯可能回到组织还没有达成一致。”

  俄乌冲突的爆发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北约东扩被视为冲突的根本诱因。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指出,美国和其欧洲盟国想让乌克兰加入北约和西方国家阵营,这对俄罗斯而言是断然不能接受的。“西方国家企图让乌克兰成为其在俄边界的一个堡垒,这对俄罗斯构成生存威胁,也是此次危机的源头。”米尔斯海默说。历史文化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普京认为乌克兰的“去俄罗斯化”是无法容忍的。而大国博弈更是背后的深层逻辑。俄罗斯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一直笃信势力范围或者缓冲区,认为俄罗斯作为大国必须有“势力范围”。

  近四年的冲突给乌克兰带来了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平民伤亡惨重。联合国人权办公室报告称,自战争爆发以来,已有14,534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745名儿童。仅今年以来的平民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难民潮汹涌。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场战争已迫使超过1400万人背井离乡。其中370万人在乌克兰境内流离失所,并有超过630万人在欧洲其他国家被登记为难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超过1600所学校和近790家医疗机构遭到破坏或完全摧毁。到2025年,乌克兰将有约36%的人口(12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俄乌冲突的军事进程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冲突初期,俄军计划精锐伞兵空降基辅安东诺夫机场,后续部队跟上,包围总统府,三天内占领基辅。然而,这一闪电战计划因情报泄露而失败,乌克兰的抵抗比预想的更为顽强。战事随后转入消耗战阶段。巴赫穆特战役成为这场冲突的典型缩影——从2022年8月到2023年5月,经过长达9个月的激战,双方伤亡惨重。

  据估计,仅巴赫穆特一战,乌军阵亡人数约为5万,受伤和失踪者更是高达12万;俄军累计伤亡人数也预计超过10万。

  面对僵局,各方都在寻求和平出路,但立场迥异。莫斯科的停火条件包括:乌克兰军队投降,基辅完全或部分地让出五个地区;乌克兰宣布不再加入北约,并且有一个主张“去纳粹”的新政权。而乌克兰方面则坚持加入北约,得到安全保障,至少回到开战前的领土状态,以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特朗普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务实——他关心的是早日停战,甚至提出乌克兰用国内矿产的50%来归还美国5000亿美元的债务。在联合国层面,局势同样复杂。2月24日,乌克兰提出的联合国大会草案主张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主张俄罗斯全面、无条件地撤军。对此,95票赞成,18票反对,65票弃权。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和俄罗斯一道,双双投出反对票。

  联合国官员在11月20日的安理会会议上指出,乌克兰平民死亡人数今年已超去年总数,而且“没有哪个地区是安全的”。与此同时,近600万乌克兰人仍是难民,370万人在境内流离失所。而克里姆林宫方面对重返G7的兴趣似乎并不浓厚,俄驻加拿大大使曾明确表示:“俄罗斯已做出明确选择,倾向于BRICS、G20等真正的全球治理机制”。和平之路依然漫长而曲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