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军团出击 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 机器狗、无人机齐出动,展示军事科技实力!
创始人
2025-11-21 15:05:18
0

无人军团出击 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

  【无人军团出击 抢滩登陆演练现场披露】近日,东部战区发布的一段抢滩登陆演练视频引发全球军事观察者高度关注。画面中,无人机群如暗夜流星划破天际,四足机器狗群跃过舰舷障碍,05式两栖突击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极速冲滩——这场由“黄草岭英雄连”主导的实战化演练,首次系统性展示了中国军队“有人-无人协同”的立体化登陆作战体系,标志着两栖作战模式进入智能化新纪元。演练现场复刻了二战诺曼底登陆的极端场景:反坦克拒马、混凝土碉堡、交叉火力网构成的死亡地带,曾让盟军在奥马哈海滩付出近万名士兵伤亡的惨痛代价。而今,这场跨越八十年的时空对话中,中国军队用科技重构了战争逻辑。传统抢滩登陆,是战争中最残酷、最惨烈的场景之一。面对敌方严密的岸防体系,登陆方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无人装备的集群式投入,彻底改变了这场“硬碰硬”的博弈。军事评论员魏东旭点出了关键:机器人军团将成为未来两栖作战的标配。从武装机器狗到无人突击车,这些装备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承担突击、侦察、破障甚至攻坚的主体。更关键的是,它们可以通过舰载无人机实现“点对点”精准投送,大幅提升突击速度、降低人员伤亡。这不仅是装备换代,更是作战思维的升维。当“钢铁洪流”进化为“智能集群”,战场节奏、兵力结构、指挥模式都将被重构。无人装备不惧伤亡、持续作战的特性,使得高强度、高风险的抢滩行动,具备了更强的可控性和更高的胜算。

  仿生四足机器狗成为破局关键。这款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主研发的70公斤级装备,搭载双激光雷达与5个环视相机,形成360度无死角感知网络。其头部配备的红外热成像仪,能在浓烟或暗夜环境中精准锁定混凝土工事内的机枪手。演练中,当“东侧碉堡有活动目标”的急报传来,两台机器狗立即调整阵型:一台直立发射60毫米自动榴弹压制火力,另一台迂回至侧翼投放烟幕弹,士兵则借掩护推进,最终实现零伤亡突破。

  无人机与无人艇的立体配合同样惊艳。在登陆舰距滩头500米时,侦察无人机已加速爬升至300米高空,通过AI图像识别系统标记出12个火力点坐标;与此同时,3艘无人破障艇以“品”字形编队冲向雷区,利用定向爆破清除反坦克三角锥;空中,垂直起降无人机则向后续登陆部队实时传输战场态势图。这种“空中压制-水面清障-地面突击”的三维联动,将传统登陆作战中“步兵冲锋踩雷”的高风险环节,转化为可精确计算的智能流程。

  军事分析家指出,这场演练的核心突破不在于单一装备的性能跃升,而在于作战理念的范式转换。传统两栖作战依赖“吨位与火力”的物理碾压,而新型登陆模式则构建起“数据-算法-装备”的智能闭环。

  “无人打头阵,有人掌全局”的战术设计极具颠覆性。机器狗群作为战场信息网的“前沿节点”,每秒向指挥系统回传超过200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敌方部署、装备状态等。这些数据经AI算法处理后,可实时调整后续部队的进攻路线:当某区域障碍物密度超出机器狗处理能力时,系统会自动调度无人突击车增援;若遭遇电子干扰,则切换至激光通信链路保持指挥畅通。这种“小装备撬动大体系”的能力,使登陆作战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模块化搭载平台”的构想更展现战略远见。演练中,两栖攻击舰的船坞内,无人潜航器、仿生水鸟侦察机、轻型无人车等装备严阵以待。军事评论员魏东旭解读:“未来战争中,两栖攻击舰将成为‘机器人陆战队’的母港,通过垂直起降无人机实现500公里半径内的快速投送。这种‘会飞、会游、会跑’的混合兵团,将彻底打破传统登陆作战的空间限制。”

  选择在“台湾光复纪念日”公开这场演练,中国军队的意图不言而喻。视频中05式两栖突击车冲滩的震撼画面,与八十年前中国军民收复台湾的历史影像形成时空呼应,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既具备以“低伤亡、高效率”方式突破防御的能力,也有决心应对任何外部势力的军事干预。

  国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美媒将其称为“解放军智能化作战的‘实战说明书’”,北约智库报告则直言“中国正在两栖作战领域构建非对称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媒体更多关注技术的人文价值——当机器狗替代士兵穿越雷区时,战争的伦理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中国官方多次强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必须由人类主导”,此次演练中机器狗的每一步行动仍需人工授权,正是对“可控智能”的明确回应。

  这场演练揭示的不仅是军事变革,更是人类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当无人装备将士兵从“死亡海滩”中解救出来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战术层面的进步,更是文明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正如演练总指挥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我们研发这些装备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更强的武器,而是为了让战争回归‘保卫和平’的本源。”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上回望,从诺曼底的鲜血浸染到今日的智能突防,人类对战争规则的探索从未停歇。而中国军队的选择,为这场探索注入新的注脚——当技术狂飙突进时,唯有坚守“以战止战”的初心,方能让智能装备真正成为守护和平的盾牌,而非引发冲突的利刃。这场抢滩登陆演练,终将铭刻在军事史册上的,不仅是那些划破夜空的无人机轨迹,更是人类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永恒叩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