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昕:对不起家庭和同事
【许昕:对不起家庭和同事】11月21日消息,许昕在全运会男团决赛后公开致歉,坦言备战期间对家庭和同事的亏欠。上海队1-3不敌北京队,许昕在男双、男单两场比赛中均告负。 许昕坦言:“有了家庭、孩子,自己就要去当好一个父亲、要去尽责。去真的备战全运会时,其实在家庭、事业上都有些冲击,我觉得也有点对不起家庭和我公司的同事。下班了回去,我要开始工作了。”他坦言道:“我总爱念叨自己年纪不小了,可别忘了,旁边还站着马龙呢,他比我还要年长一些。我觉得,抛开马龙不谈,在这个年纪,我自信没人能比我更强。当然,要承认比不上马龙,这并不丢人。”说这话时,他带着运动员那份独有的坦率与直率,仿佛只是在平静地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物理定律。马龙,就像是他职业生涯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始终照亮在前方的道路上,虽触手可及,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距离。这种比较,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既是沉重的压力,也是精准的坐标。但许昕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从不畏惧这种比较,反而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种清醒而坚定的自信。
从国家队中那个被球迷亲切称为“人民艺术家”的选手,到如今身兼运动员与企业职员双重身份,许昕在多重角色间自如切换,游刃有余。他说自己对不起同事,是因为在备战的关键时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份歉疚感,恰恰道出了当代职业运动员所面临的普遍困境——他们不再仅仅是赛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的个体,更是社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平衡家庭、工作、训练等多方面的责任与压力。
许昕的这份歉疚,是一个成熟男人在多重身份间真实而深刻的挣扎;而他与马龙之间的故事,则是竞技体育中最令人动容的篇章——他们既是对手,更是彼此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见证者。在追求极致、不断突破自我的道路上,许昕或许永远无法追上那个名叫马龙的影子,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照亮了属于自己的那片独特而璀璨的球场。
2025年全运会乒乓球赛场上,35岁的许昕以一场场“不按套路出牌”的精彩表演,让观众惊叹不已:“这哪里是比赛?分明是一场乒乓艺术的盛宴!”从男双首秀中的“暴力美学”,到男单八强中的“极限拉扯”,再到男团赛场上的“背后击球”经典瞬间,这位国乒“金左手”用实力与创意的完美结合,将竞技体育的热血激情与艺术表演的灵动飘逸融为一体,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11月14日,许昕终于迎来了全运会的首战。作为上海队男团的“定海神针”,他与搭档周恺(三号主力)迎战江苏组合曹彦涛/陈亚轩。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对决,却因许昕的“艺术化操作”而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首局6-11落后时,他突然祭出标志性的“背后击球”,球如流星般擦网而过,直接让对手措手不及、懵在原地;第二局9-7领先时,他又用一记360°转身回球,让解说员惊叹不已:“这球简直是突破了物理定律的束缚!”最终,许昕/周恺以3-1的比分轻松拿下首盘,为上海队锁定胜局。网友们纷纷调侃:“许昕打球,对手连表情管理的时间都没有!”
11月16日,男单赛场上迎来了一场“艺术与力量的激情碰撞”。许昕对阵周雨,两人从发球到相持,每一板都充满了戏剧性和观赏性:许昕的直拍快攻如刀光剑影般凌厉,周雨的横拍弧圈则似重锤出击般有力。第三局局点时刻,许昕突然退至远台,用一记“海底捞月”的绝技救起濒死球,随后反手暴冲得分,引得全场观众沸腾欢呼。最终,许昕以4-2的比分晋级八强,赛后他自嘲道:“这球其实是基本功不足的无奈创新。”但国际乒联解说却盛赞:“许昕把乒乓球打成了行为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11月18日的男团1/4决赛中,许昕再次成为全场焦点。首盘男双比赛中,他与周恺配合默契无间,用一记“背后击球+胯下击球”的组合技,直接打崩了对手的心态防线;第三盘单打比赛中,面对江苏队陈亚轩的顽强抵抗,他更是在局点时刻上演了“极限拉扯”的好戏——连续五板远台对拉后,突然变线得分,让对手跪地叹服、心服口服。赛后,上海队教练笑着调侃道:“许昕的球,我们自己人都猜不透他的下一步!”
许昕的“艺术”标签,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范畴,成为了他独特个人风格的象征。网友们总结了三大理由来诠释这一标签,句句都戳中笑点、引人深思!第一,“对手沦为背景板”的强烈表演欲!当其他选手都在专注赢球时,许昕却在思考“如何赢得更帅、更精彩”。他的背后击球、海底捞月、360°转身回球等看似“不务正业”的动作,实则每一步都暗藏战术、蕴含深意。例如,在2025年与马龙的单打决赛中,他曾在局点时刻突然使用背后击球,不仅得分成功,更击溃了马龙的心理防线,导致其后续连续三次模仿失败、心态失衡,最终以0-4的比分落败。网友们戏称:“许昕打球,对手连剧本都跟不上他的节奏!”
第二,“快乐乒乓”的代言人。许昕的赛场从不缺乏笑声。2025年4月,他与马龙在校园活动中合演“背后击球+胯下击球”花式组合,被网友封为“国乒喜剧人”。他甚至将“背后击球”注册为商标,并设计成个人体育公司的Logo,自嘲道:“打球赚的钱,可能不够付动作专利费!”
第三,“技术与耍帅齐飞”的硬实力。许昕的“艺术”从不是花拳绣腿。作为世界乒坛罕见的左手直拍选手,他的正手弧圈球势大力沉,反手快攻犀利无比。2025年全运会男团赛场,他单打胜率高达100%,双打搭档周恺的胜率也超80%。网友评价:“许昕用实力证明,艺术家的底气,是赢球!”
从伦敦到东京,从奥运冠军到“人民艺术家”,许昕的职业生涯始终充满惊喜。2025年全运会,他再次用行动诠释:竞技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胜负,更在于那份“把简单动作做到极致,把常规比赛打成表演”的松弛与热爱。正如网友所说:“看许昕打球,就像在欣赏一场魔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用哪种方式征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