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1月20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王丰铃)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大臣卡雷曼斯11月19日宣布,暂停针对安世半导体的行政令。不过,荷兰企业法庭作出的裁决仍处于生效状态。受访学者认为,若未出现CEO任命职权回归、解除股权托管两大标志,意味著安世所有权还未回到中企手中,且预计类似风波会陆续有来。

晶圆 图源:新华社资料图
在中荷政府部门两轮面对面磋商后,荷方主动提出,暂停荷经济大臣根据《货物可用性法案》签发的行政令。该行政令是指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100%控股的子公司、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下达的指令,以国家安全、治理不善等理由,强制接管安世一年。其后荷兰企业法庭作出剥夺中国企业股权的裁决。
中国商务部表示,欢迎荷方主动暂停行政令,这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但距离解决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和混乱的根源“撤销行政令”还有差距。
据闻泰科技发布的公告,尽管荷兰政府暂停部长令,但荷企业法庭裁决依旧处于生效状态,其效力并未受任何影响,紧急措施还在进行,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仍然处于受限状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20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表示,当前荷方仅是暂停行政令,还要解决关键阻碍,即荷兰企业法庭剥夺闻泰科技对荷兰安世控制权的错误裁决。行政和法院体系分开,或还需一些流程,但应已不再需要大量谈判。
余凌曲指出,荷方存在表面政策松绑,背后仍协助欧洲高管、限制中方股东的可能性。安世控制权之争解决,起码要有两个标志:一是中方作为控股股东,包括CEO任命、管理职权得以有效实施;二是解除当前股权被冻结托管在欧洲机构的状态。若未出现以上两个标志,意味著安世所有权还未回到中企手中。
余凌曲续指,荷兰对安世出手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一直在推动欧洲产业联盟和半导体立法,强化生产配套自主性。注意到欧洲《芯片法案》提及很多量化指标,预计达不到,因此未来类似安世的事件或陆续有来。
“以安世为例,尽管看似规模不大,产品从技术而言也只是基础性芯片,但却是关键节点,背后串联起欧洲各国晶圆生产基地、中国东莞车规级芯片生产及封装测试工厂、美日德等国车企工厂及在华工厂等各个环节。荷兰对安世出手一个月以来,全球各国车企受损严重,荷方受各方压力不得不撤回政策。”余凌曲分析。
余凌曲认为,销售到生产全球化,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但各国不信任感增强,意图将所有环节集中在自己手中,更多从政治安全而非经济角度为导向。或可考虑从边际上改善,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如荷兰此类行政令或法院判决不应采取单边行为,可与中国事先沟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