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最大医院”西院区今起停诊
【“亚洲最大医院”西院区今起停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入口处,原本拥挤的就诊通道今天变得异常冷清。这位 “巨人” 的突然瘦身,折射出中国公立医院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型。2025 年 11 月 20 日零时,被誉为 “亚洲最大医院” 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西院区正式停止诊疗服务。这个位于郑州市中原区朱屯路、化肥东路的医疗延伸点,从 2024 年 7 月 16 日开诊到全面停诊,存续时间不足一年半。
此次停诊并非突发事件。11 月 13 日,郑大一附院通过官方订阅号发布公告,宣布为 “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优化院区功能布局”,西院区医疗延伸点将正式停诊。公告同时建议,有就医需求的患者可前往该院其他院区或就近医疗机构就诊。西院区本是郑大一附院改扩建项目的一部分,2024 年 7 月开诊时被视为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时任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郑大一附院院长姜勇称其定位为 “大门诊、小病房、强急救” 的综合诊疗院区,当时还被描述为践行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政策、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据了解,该院区占地面积 56.02 亩,建筑面积 8.61 万平方米,开设 15 个病区共600 张床位,科室涵盖急诊科、康复科、妇产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由医院统筹选派,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齐全。
郑大一附院官网资料的变化,悄然揭示了医院发展战略的调整。目前,官网 “医院概况” 栏目中已找不到 “一院五区” 的表述,最新资料显示医院提出 “打造‘一院三区’的高水平三甲医院”。所谓的 “一院五区” 原本包括河医院区(复杂疑难危重症综合诊疗中心)、东院区(与国际接轨的综合院区)、北院区(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南院区(辐射豫东南的现代化综合院区)以及西院区,随着西院区停诊,发展格局正式从 “五区” 回归 “三区”。
停诊不等于关闭。根据医院规划,西院区停止医疗服务后,将整体转型为医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建成引领智慧医疗发展的示范中心,这片医疗空间将告别日常诊疗,转而投身科研创新领域,这一功能转变反映了医院发展重心的调整。
郑大一附院西院区的停诊并非孤例,而是契合了全国医疗改革的方向。国家卫健委早有规划明确,到 2025 年末,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 3 个,各分院区总床位数不超过 2020 年末主院区编制床位数的 80%。随着改革深入,公立医院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等现象被点名禁止,多地卫健委重申分院区数量控制在 3 个以内。被称为 “亚洲最大医院” 的郑大一附院 “瘦身”,正是中国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缩影。
回溯西院区开诊时的荣光,时任郑州大学党委常委、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王成增曾表示,“一院五区” 将秉承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差异化发展理念,院方称其为 “医院近百年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如今针对已在西院区建立就诊档案的患者,医院给出明确分流方案,建议前往其他院区或就近医疗机构就诊,河医、东院区和北院区等将继续提供服务。
从 2024 年 7 月高调开诊到 2025 年 11 月悄然停诊,郑大一附院西院区仅存续不到一年半。这位 “医疗巨人” 的瘦身举动,标志着中国公立医院告别盲目扩张时代,正从 “规模之争” 转向 “质量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