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 有人几经转手,像商品一样被卖进电诈园区!
创始人
2025-11-20 14:03:10
0

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

  【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妈,你就当没生过我这个儿子。”这句话是一个被困在缅北电诈园区的年轻人,给母亲发的最后一条信息。不是赌气,不是玩笑,是真正绝望之下的悲鸣。近期,多位家属求助,他们的孩子、亲人,被所谓“高薪工作”诱骗到缅北,几经转手,像商品一样被卖进电诈园区。迎接他们的,不是月入过万的前途,而是毒打、小黑屋和断食。等到了地方,护照一收,铁门一锁,才发现所谓的“高薪”,是每天打不完的诈骗电话,完不成的业绩,随之而来的是拳脚、电棍和饥饿。有母亲转述孩子的遭遇:“打完以后还关小黑屋,不给饭吃。打的目的就是业绩没有完成。”你看,在那里,人不是人,只是会说话的业绩工具。“救救我孩子,我们怕他真死在外边”这句来自家属的哭诉,可能是最戳心的现实。他们报警,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可得到的消息一次次让心沉到谷底。更让人无力的是,即便取得联系,电话那头传来的可能是被胁迫的“报平安”,或是像开头那样充满绝望的诀别。“唧怕你给妈妈报一次平安也好啊”,一位母亲这样说。你看,家人的要求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不求你赚钱,不求你出息,只求你活着,让我们知道你还平安。这种卑微的期盼,和电诈园区的残酷形成了最残忍的对比。

  在这些失踪人员的故事里,“高薪工作”成了罪恶的诱饵。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被所谓的高薪承诺冲昏了头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东南亚的旅途。有人被“背货一趟赚15万”的高额报酬吸引,以为这是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有人听信“在境外从事客服工作,月入轻松过万”的虚假宣传,满心期待着开启新的职业篇章。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看似美好的承诺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当他们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几经转手,他们被卖到了缅甸的电诈园区,从此失去了自由,沦为犯罪分子的赚钱工具。这些电诈园区就像一个个封闭的牢笼,将他们与外界隔绝开来。

  在这里,他们失去了基本的人权,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和虐待。曾经对高薪的渴望,此刻已化为无尽的悔恨和绝望。缅北电诈园区的存在,就像一颗毒瘤,不仅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安全稳定,更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些电诈集团以高薪为诱饵,将大量人员骗至园区,强迫他们从事电信诈骗活动。他们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精心编织各种骗局,骗取受害者的钱财。从普通百姓到企业老板,从老年人到年轻人,无数人成为了他们的诈骗对象,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生活陷入困境。

  而对于那些被骗到园区的人员来说,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更是难以想象。在园区里,他们每天都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为了完成诈骗任务,他们不得不长时间工作,稍有不从就会遭到殴打、电击等残酷的惩罚。有些人因为业绩不达标,被关进水牢,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浸泡数小时甚至数天;有些人被活体摘取器官,生命在痛苦中消逝;还有些人被威胁要扔到海里喂鲨鱼,恐惧如影随形。这些惨无人道的行径,严重侵犯了人权,挑战着人类的道德底线。

  电诈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被骗人员本身,还波及到他们的家庭。当家属们得知亲人被骗到缅北电诈园区,他们的世界瞬间崩塌。焦急、恐惧、绝望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他们四处奔走,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尽快解救出自己的亲人。然而,由于电诈园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解救工作困难重重。每一次等待消息的过程,都是对他们心灵的煎熬。

  对于这些受害者的家属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他们时刻牵挂着亲人的安危,却又无法得知他们的具体情况。那种无助和绝望,如同潮水一般,一次次将他们淹没。有受害者家属痛哭流涕地说:“哪怕你给妈妈报一次平安也好啊。”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无尽的思念和担忧。在他们心中,亲人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问候,也能让他们感到一丝安慰。

  还有受害者家属表示:“就过年的时候报了一个平安,之后再无消息。中间孩子发了一个信息,我感觉孩子非常绝望的声音,孩子说妈你就当没生过我。”听到这样的话,任何人的心都会被深深刺痛。孩子绝望的呼喊,如同利刃一般,割着父母的心。他们无法想象孩子在电诈园区里遭受了怎样的折磨,只能默默地祈祷孩子能够平安归来。

  这些家属们为了解救亲人,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四处打听消息,联系警方、大使馆,甚至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寻求民间救援组织的帮助。然而,面对强大的电诈犯罪集团,他们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每一次尝试都可能面临失败,但他们从未放弃,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亲人救出来。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被高薪的诱惑冲昏头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对于那些看似轻松又高收入的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其真实性。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和财产信息。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反诈合力。政府要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捣毁缅北等地的电诈园区,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媒体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宣传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学校和社区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避免陷入电信诈骗的陷阱。

  这让人联想到最近的网红橙子姐姐在柬埔寨涉诈被抓的消息。这位曾以“听劝美妆博主”人设圈粉13.3万的四川籍网红,因涉嫌网络诈骗及非法跨境人口贩运,于11月13日被柬埔寨警方逮捕,目前羁押于金边白梳监狱。这场从“失联寻人”到“嫌犯落网”的戏剧性反转,不仅撕开了网红经济的虚伪面纱,更暴露出跨境犯罪产业链的狰狞面目。张慕澄案并非孤立事件。据柬埔寨内政部数据,2025年以来,该国已破获23起涉及中国人的跨境人口贩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7名,解救受害者89人。这些案件背后,是一个由“招工中介”“蛇头”“园区管理”构成的完整犯罪链条,而网红、社交媒体则成为其招募受害者的“前沿阵地”。“犯罪团伙专门培训成员打造网红人设,通过分享虚假‘致富经历’吸引粉丝。”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工作人员透露,这些“网红”往往以“探亲”“旅游”为幌子掩盖犯罪行踪,甚至利用监狱、赌场等场所拍摄视频,营造“安全”假象。张慕澄案中,其账号在失联期间仍保持更新,正是犯罪团伙试图维持人设的证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