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
【被骗缅北儿子对母亲说就当没生过我】“妈,你就当没生过我吧。” 电话那头,儿子的声音颤抖而绝望。这是身陷缅北电诈园区的阿强对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患癌的母亲放弃手术,凑齐 20 万元赎金,换来的却是人财两空的结局。在缅北妙瓦底寰亚园区,阿强每天遭受电击、毒打和超负荷工作,甚至被迫亲眼目睹他人被虐待致残。“我可能会死在这里。” 他在一次秘密通话中向姐姐哭诉。
阿强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无数中国年轻人被 “月入五万”“包吃包住” 等虚假招聘信息诱骗至缅北地区。2023 年 7 月,21 岁的阿强告诉家人要跟随三叔去四川工地打工,却不想这是他噩梦的开始。他职高毕业后在昆明打工,月薪仅 4000 多元,却坚持每月给患癌的母亲 2000 元生活费。发小利用他急需用钱的心理,将他骗至缅北。
“先把我骗到大理,然后到腾冲,从黑石河口岸偷渡,我发现是要去缅甸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阿强在仅有的几次微信通话中向姐姐描述。一路上,三名武装人员押送,他根本不敢逃跑。最终,他被带到了缅甸妙瓦底的寰亚园区 —— 一个约有 3000 多人的大型电诈园区。初到园区,他看到的是高墙上密布的铁丝网和哨塔上持枪的守卫,这与当初承诺的 “高薪工作” 天差地别。
在电诈园区里,阿强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天天都被电棍电,这个月开始如果不开单,一天电 80 下,会死人的。一天只能睡 4 个小时,根本坚持不下去了。” 他在向姐姐求救时说。类似的遭遇也发生在其他被困人员身上。从缅北电诈园区获救的廖某回忆:“在小黑屋里面打我,七八个人一起打,拿棍子、PVC 管、鞭子都有,四个手指的指甲都给拔了,拿钳子拔,后面就拿菜刀剁了我两个手指头。” 还有被困者亲眼目睹有人被电击到大小便失禁:“三个电棍电到没电为止。”
深知处境危险的阿强,曾绝望地对母亲说:“你就当没生过我吧。” 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年轻人对生命的彻底绝望,也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最后的 “安慰”。李芳告诉记者,母亲得知儿子处境后天天以泪洗面,左眼已经哭瞎,不得不接受手术。癌症治疗也只能一拖再拖,只盼能与儿子见上最后一面。
尽管家人凑齐 20 万元赎金,但阿强至今仍未获释。交钱后,他一度与家人失去联系。后来再次出现时,他告诉姐姐,老板收钱后反悔,强迫他继续 “工作”。“他们被关在宿舍不许外出,阳台不许晒衣服,不能被人看到。被人拿枪关了三天。” 李芳转述弟弟的遭遇。2024 年 8 月,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已正式对阿强被非法拘禁立案调查。
阿强所在的妙瓦底寰亚园区,只是缅北电诈帝国的冰山一角。以已被摧毁的白家犯罪集团为例,他们建立了 41 个电诈园区,涉嫌诈骗案件 3.1 万多起,涉诈资金高达 106 亿元,致我国公民 6 人死亡。这些犯罪集团通过 “武装护诈、以诈养兵” 的模式牟取暴利。白家犯罪集团直接掌握约 2000 人的武装力量,为电诈金主提供庇护,形成 “权力庇护、利益绑定、风险共担” 的共生黑色链条。
公安机关一直在积极营救被困人员,但解救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今年以来,中缅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开展了多轮集中清剿行动。截至 2025 年 4 月,中缅双方通过执法合作已累计抓获 5.5 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缅北电诈犯罪集团遭受重创。然而,部分涉诈人员为逃避打击,向缅甸纵深地带转移藏匿,继续实施犯罪。
“后面就是靠手艺吃饭,安安稳稳找个正常一点的班,就不再想着那种一步登天之类的。” 从缅北电诈园区获救的胡一啸反思道。他曾被诱骗至缅北,遭受了四天的暴晒和毒打,腿上至今仍留有伤痕。雅安市反诈中心提醒:境外务工务必通过正规中介机构,核实招聘信息真实性,切勿轻信网络上 “无需经验、高薪回报” 的诱惑。
“妈,你就当没生过我吧”—— 这句令人心碎的话,成了阿强与母亲之间最后的联系。在缅北电诈园区的黑暗中,他和其他被困者一样,每天在电击、毒打和超负荷工作中挣扎求生。患癌母亲哭瞎的双眼和 20 万元石沉大海的赎金,映照出这个家庭的绝望。而这样的悲剧,仍在缅北的阴影下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