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是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投票日。目前,选举工作正顺利有序进行,在行政长官李家超领导下,特区政府全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热烈关注参与,候选人及其团队积极展开竞选,在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下,此次选举呈现出守正传承、创新开拓、良性竞争的生动局面。
在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前夕,国务院新闻办于2021年12月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全面回顾了香港特区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阐明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民主发展的原则立场。白皮书指出:“发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对保障香港居民民主权利、实现良政善治、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日前分别转载《大公报》刊发关于《“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的重温和社评文章,引起香港社会各界热烈回应。
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在此关键节点,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分别转载有关文章,让大家全面回顾香港特区民主发展的不平凡之路,以及深刻理解中央的原则立场。这对我们做好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4年前的12月28日,笔者撰写《白皮书正本清源,香港特色民主前景广阔》评论文章,提出学习领悟白皮书的三个主要观点:看清香港民主发展的历程,才能远观未来;分清民主模式的优劣,才能作出正确选择;明确香港民主发展方向,才能稳步前行。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今天,回首香港近年来的民主实践,重温白皮书的深刻内涵,可以领会新选举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我们更坚定了发展高质量民主的信心和决心。
中央真心支持香港民主发展
白皮书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等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发展必须遵循‘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有序进行。”
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根本没有民主可言;回归祖国,才真正开启了香港的民主新纪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必须遵循‘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有序进行,正是中央真心支持香港民主发展的体现。”
其一,基本法赋予香港发展民主制度的宪制权力和责任。基本法明确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六十八条规定了香港特区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及其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法赋予了香港居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也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种民主开放程度世所罕见。
其二,民主发展符合香港实际。回归后,香港的民主实践走过一段弯路,留下了惨痛教训。完善后的选举制度充分关照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多元社会的实际,具有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既充分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要求,又修补了选举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有利于香港繁荣发展、长治久安的好制度。
其三,民主发展依法有序进行。白皮书列举了新选制实施前香港立法会的种种不正常现象。比如,第六届立法会内务委员会在2019至2020立法年度停摆长达8个多月,多达14个法案不能及时审议,超过80部附属法例在期限届满前得不到处理。再看看新选制下产生的第七届立法会,在4年会期中通过法案多达130项,比上一届多出六成,及时解决了香港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遇到的重大问题,促进了良政善治。
踔厉奋发,以赴时艰。重温白皮书,回顾香港的民主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清楚一个事实:中央不是限制香港民主发展,而是希望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发展高质量民主。
造福民众的民主才是好民主
白皮书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标准,也不存在统一的民主模式。只有符合自身实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民主才是好民主。”“判断任何民主优劣成败的标准,归根结底要看全体民众从中是真正受益还是受损。只有能够不断增进民众福祉的民主才是好民主。损害经济民生的民主不是好民主。”
10月24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启动礼的致辞中表示:“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后首次产生的现届(第七届)立法会在过去4年的任期表现,充分证明在行政主导和‘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立法会运作重回正轨,行政及立法机关有效良性互动,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成绩有目共睹。”
李家超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第七届立法会的高效运作,为香港的“治”与“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以支持特区政府改善民生为例,第七届立法会通过了《简朴房条例》,为逐步取缔劣质“㓥房”铺平道路;通过了《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为解决持续多年的网约车规管提供了法律支撑。
再以支持特区政府发展经济为例,立法会支持政府的税务优惠、人才政策等措施,推动数字资产、伊斯兰金融等新兴领域立法,支持绿色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港澳律师执业、科研资金跨境使用等政策实施。
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第七届立法会于2024年3月19日全票通过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履行了“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该条例对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作用未来将更加充分显现。
好民主促进良政善治,良政善治造就繁荣景象。基本法确立了“三权分置,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长官代表特别行政区向中央负总责”的政治体制,李家超就任行政长官以来,带领特区管治团队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立法会支持政府依法施政,香港发展成就令人瞩目:香港多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竞争力排名全球第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世界第三,香港多所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位次不断攀升。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上升3.8%……
奋楫笃行,共臻新程。重温白皮书,再看香港由治及兴的变化,我们更加明白一个道理: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民主应该是发展攀升的“垫脚石”,而不应该成为“绊脚石”。
高质量民主需要高水平选举
白皮书指出:“任何民主的发展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循序渐进’的‘进’不应只追求民主‘量’的增加,更应强调民主‘质’的提升。”
正如白皮书所言,民主‘质’的提升,是香港民主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要提升民主质量,民主选举是关键环节,高质量民主需要高水平选举。
今届立法会选举共有161名候选人竞争90个席位;连日来,笔者出席了多场特区政府主办的选举论坛,参与和目睹了多场候选人街站宣传竞选活动。从现在浓郁和炽热的选举进展情况看,体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其一,充分竞争。此次选举竞争激烈程度显著提升。地区直选候选人总数比上届增加45.7%,每个选区都有5名以上候选人角逐2个席位,有个别选区还出现“6争2”的竞争局面;功能界别差额率达100%,选委会界别差额率达25%。选民不仅是“有得选”,而且是“多样选”,可“优中选”。
其二,良性竞争。特区政府从11月11日到30日举办2025年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共39场,邀请各地方选区、功能界别和选举委员会界别的候选人,以及其选区或界别的选民和市民出席,10场地方选区论坛于上周六结束。从候选人的政纲来看,既有北部都会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发展、应对老龄化等宏观议题,也有社区设施改造、旧楼管理、康乐设施配套等微观议题,大家比拼的是谁的理念、思路和方案最好,而不是谁的声音最大、观点最极端、立场最出位。出席论坛的助选团队和观众同样体现出高素质,对候选人的精彩发言,时时报以掌声。
选举竞争,比拼的不是“你比我坏”“你死我活”,而是“谁最优秀”“谁能提出最好的建议”;市民需要的是改善民生的“高手”,而不是政治争斗的“搞手”;中央希望立法会议员与政府官员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打开香港发展新天地,而不是内耗不断、蹉跎岁月。
锲而不舍,奋楫笃行。重温白皮书,聚焦今届立法会选举,我们更加坚定发展高质量民主的信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实践,“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民主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多次来港考察调研与立法会议员交流时都表示,希望特区立法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各自履行职责,共同为发展谋良策、为市民谋福祉。
立法会是香港特区管治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的香港正在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言,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是关乎你我、关乎每一位香港人的大事。期待选民积极参与,选出有能力、有担当、有热诚、勤奋服务市民的贤能人士担任立法会议员,为香港由治及兴注入活力、注入生机。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