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用中文高喊高市早苗下台 涉台谬论引爆民愤!
创始人
2025-11-19 04:01:52
0

日本民众用中文高喊高市早苗下台

  【日本民众用中文高喊高市早苗下台】11月15日晚,东京首相官邸前寒风凛冽,上百名日本民众手持“撤回发言”“高市下台”等标语,用中日双语高声抗议。当人群中突然响起整齐的中文口号“高市早苗下台!道歉!”时,现场气氛瞬间达到沸点。这场跨越语言壁垒的集体发声,不仅是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的直接反击,更折射出日本社会对国家走向的深层忧虑。

  事件起因于高市早苗11月14日在国会答辩中的惊世言论。当被问及“台湾有事”是否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时,这位首相公然宣称:“若涉及武力行使,这可能属于该情形。”此言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这是日本战后历任首相首次将台湾问题与军事干预直接挂钩,其挑衅性远超安倍晋三2021年“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表述。

  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反应,副部长孙卫东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严正指出该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及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而日本国内舆论的反弹更为剧烈:前首相石破茂直言“近乎宣布日本将参战”,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痛批其“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连执政联盟的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也公开要求修正言论。

  15日晚的抗议现场,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抱着幼儿的年轻母亲。65岁的退休教师山本芳子手持“不要战争”的日文标语,激动地对记者表示:“我的父亲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他临终前反复叮嘱‘绝不能再让日本卷入战争’。”当抗议者突然改用中文高呼口号时,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这种语言策略的转换,既是对中国立场的声援,也是对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

  抗议组织者之一、东京大学研究员铃木健太透露,选择中文口号经过慎重考虑:“高市早苗的言论直接针对中国,我们必须让中国朋友听到日本普通民众的声音。”这种跨越国界的民意互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连锁反应,#日本民众要求高市下台#话题迅速登上中日两国热搜榜。

  评论员指出,高市早苗的疯狂行径绝非偶然,而是日本政坛四大危险倾向的集中爆发:历史修正主义毒土:高市长期参拜靖国神社,质疑“村山谈话”,其历史认知与军国主义幽灵一脉相承;殖民情结毒土:她多次窜访台湾,与“台独”势力勾结,甚至安排“台独”分子领取日本皇室勋章;军国主义毒土:上台后立即推动修改“安保三文件”,研讨建造核潜艇,妄图突破“无核三原则”;错误对华认知毒土:将中国发展视为“威胁”,试图通过渲染“中国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这些危险倾向正在撕裂日本社会。冲绳反战团体代表比嘉孝昌在抗议现场怒斥:“当高市在国会谈论‘存亡危机’时,冲绳美军基地周边居民正因噪音污染和犯罪问题陷入生存危机!”数据显示,冲绳县民对自卫队设施的反对率高达82%,而高市政府却计划在当地新增3处导弹基地。

  抗议人群中,不少中小企业主举着“不要砸我们饭碗”的标语。大阪经营机械出口的佐藤浩二算了一笔账:其公司对华出口占比达45%,若中日关系恶化,仅关税增加一项就可能使年利润缩水30%。这种担忧正在成为现实——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11月上旬在华日企订单量已环比下降17%。

  更严峻的是能源依赖问题。日本90%的稀土、60%的锂资源依赖中国进口,而高市政府推动的“去中国化”供应链重组计划,预计将使相关产业成本上升25%。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会长松本清无奈表示:“政治家的口号很轻松,但企业要为员工的生计负责。”

  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发表著名谈话,明确承认日本殖民统治与侵略历史。三十年后,高市早苗却试图否定这一共识。这种历史倒车行为,连日本学界都看不下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小森阳一痛批:“将台湾问题与‘存亡危机’挂钩,与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制造的‘满蒙生命线’谎言如出一辙。”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31年,日本军部通过“满洲事变”突破宪法限制;2025年,高市政府正以“台湾有事”为借口推动军事松绑。但今非昔比的是,今日中国早已不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当抗议现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时,人群中有人轻声跟唱,这歌声穿越时空,与8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抗争呐喊遥相呼应。

  站在2025年的东京街头,这场中日双语抗议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既照见了日本政客的危险赌局,也映照出两国人民对和平的共同渴望。高市早苗或许能暂时用扩军计划转移视线,用挑衅言论煽动极端情绪,但她无法阻挡历史潮流——当日本民众开始用对手的语言表达诉求时,这场闹剧的结局已然注定。

  正如抗议现场横幅所写:“要和平不要战争,要民生不要军备。”这不仅是日本人民的理性选择,更是所有珍视东亚稳定者的共同心声。历史将证明,任何试图将地区拖入战争泥潭的行径,终将被钉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