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11月18日14时许,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一行结束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的会谈,沉默离开中国外交部大楼。这场持续两日的闭门磋商,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涉台言论引发,中方在会前已通过外交渠道明确表达严正关切,而日方代表的“零表态”离场,更凸显中日关系在台湾问题上的尖锐对立。
此次磋商的导火索,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下旬在台期间的争议言论。这位以极端保守立场著称的政客,不仅重申“台湾安全关乎日本安全”,更抛出“日台应建立联合防御机制”的谬论,甚至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相提并论。其言论迅速引发中方强烈反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直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是外交问题,而是内政问题。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涉。”
高市早苗的挑衅并非孤立事件。自2025年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极右政党席位暴涨14倍以来,日本政坛“右转”趋势加剧。新任防卫大臣岩屋毅多次在国会宣称“台海冲突是日本存亡危机”,而自民党内部更有人提议修改《日美安保条约》,将“台湾有事”纳入共同防御范围。这种将中国核心利益工具化的行径,与美国“以台制华”战略形成危险共振。
这种“沉默外交”折射出日本当前的战略焦虑:一方面,经济上对华依赖度高达20%的贸易额(2024年数据)与60%日企在华投资意愿,使其难以承受彻底对华脱钩的代价;另一方面,国内极右势力与美国施压又迫使政府不断在台湾问题上“表忠心”。这种矛盾心态在石破茂下台事件中暴露无遗——这位曾试图在中美间“走钢丝”的前首相,因经济政策失败与外交妥协姿态,最终被保守派联合逼宫。
“日本现在像是在走钢丝,但钢丝下面不是安全网,而是火山口。”国际关系学者指出,“高市早苗们的冒险言论,本质上是将日本绑上美国战车,但美国从未承诺为‘台海冲突’流一滴血。当中国东风导弹的射程覆盖日本全境时,这种‘以华制华’的幻想注定破灭。”
在此次磋商前,中方已通过多渠道向日方传递明确信号。11月15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发布《致在日中国公民安全提醒》,指出“近期日本社会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案件多发,右翼分子在网络散布极端言论”,提醒民众“提高警惕,避免夜间单独出行”。这一举措被解读为对日方纵容反华势力的预警。
金井正彰的沉默离场,为这场外交博弈留下悬念,但中方的立场已清晰无比: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以任何方式插手干涉。日本若想真正改善中日关系,必须回到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正轨,停止在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
历史从未忘记,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也在警示,1945年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今天,当日本极右势力试图在台湾问题上再次点燃战火时,他们必须明白:中国早已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都必将付出沉重代价。这不仅是为捍卫自身利益,更是为维护地区和平与国际秩序的正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