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仍不同意撤回发言 中日关系再陷冰点!
创始人
2025-11-18 21:04:50
0

高市早苗仍不同意撤回发言

  【高市早苗仍不同意撤回发言】11月18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有事”言论引发的外交风波中,仍坚持拒绝撤回相关表述。这一强硬立场不仅加剧了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更将日本推上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从东京国会大厦到北京外交部,从广岛市民的抗议现场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这场由政客极端言论引发的危机,正以惊人的速度撕裂东亚地缘政治的脆弱平衡。11月7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宣称,若台海爆发冲突,日本可能面临“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这一言论瞬间引爆舆论——作为首位在任期间将“台湾有事”与军事干预直接挂钩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表态被中国外交部斥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更在日本国内引发强烈反弹。面对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议员冈田克也“此举是否轻率”的质问,高市早苗在11月10日的国会答辩中强硬回应:“我的发言符合日本政府立场,无意撤回。”此后数日,尽管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野田佳彦及石破茂接连发声批评,日本共产党委员长田村智子更在国会二次质询中直指其“煽动军事危机”,高市早苗仍坚持“无需撤回”的立场。11月18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赴华磋商前,东京《朝日新闻》头版标题直指:“首相拒绝让步,中日对话前景黯淡。”高市早苗的强硬姿态迅速引发连锁反应。11月18日,东京股市日经225指数暴跌3.3%,科技股领跌的背后,是投资者对中日关系恶化拖累经济复苏的深度忧虑。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若台海局势升级,日本GDP可能在未来三年缩水2.1%,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将遭受重创。更令日本社会不安的是,高市早苗的“军事冒险”言论与民众意愿严重背离。2023年民调显示,超60%日本人反对“协防台湾”,认为这将使日本“沦为战场”。广岛市民众17日聚集在原子弹爆炸遗址前抗议:“我们经历过战争的惨痛,首相却要带我们走向新的灾难?”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当日叫停原定于21日举行的日中友好纪念活动,中国教育部更发布留学预警,建议公民“谨慎规划赴日行程”——这些举措被日本《读卖新闻》解读为“民间交流的寒冬”。

  高市早苗的“天崩开局”,本质是日本右翼势力与美国战略需求合谋的产物。作为安倍晋三的“政治门徒”,高市早苗长期通过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极端举动凝聚保守选民支持。此次借台海问题发难,既为转移国内对经济低迷、债务高企(债务占GDP250%)的不满,也为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扩充军备寻找借口——其施政方针中“将防卫费占比GDP2%的目标提前至本年度完成”的承诺,已引发财政来源矛盾的质疑。

  美国的推波助澜更助长了日本右翼的冒险倾向。10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高市早苗与台湾当局代表高调互动,而美方仅以“不评论他国内政”淡化处理。这种“默许”背后,是华盛顿将日本绑上“印太战略”战车的战略意图。然而,日本智库“笹川和平基金会”的兵棋推演显示:若美日介入台海冲突,日方将损失144架战斗机、2500名自卫队员,东京、大阪等核心城市可能遭受导弹袭击。这种“为美国火中取栗”的代价,连日本防卫省前高官都直言“不可承受”。

  高市早苗的言论,令人想起1931年日本关东军以“满蒙生命线”为由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教训。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警告:“将中国内政与日本存亡挂钩,本质是复活‘大陆政策’的危险逻辑。”这种“以邻为壑”的思维,已引发国际社会警惕——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称:“当日本领导人开始用二战军国主义的词汇描述台海,东亚的和平根基正在动摇。”

  面对日本右翼的挑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8日连发四问:“日方究竟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是想重蹈军国主义覆辙,还是真心希望地区和平?”这一质问,道出了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击。高市早苗的“拒不撤回”,暴露了日本政坛右倾化的深层危机。当政客为选票绑架国家利益,当军事冒险成为转移矛盾的工具,受害的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更是整个东亚的和平稳定。历史证明,煽动对抗者终将被历史抛弃,守护和平者才能赢得未来。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立场——任何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都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