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车单站停留近5小时 12306回应
【列车单站停留近5小时 12306回应】近日,一则“列车单站停留近5小时”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多名网友反映,从深圳开往重庆的D4982次列车在怀化南站出现超长停留,原本仅需短暂停靠的站点,竟让旅客在车厢内等待近5小时。这一异常情况迅速登上热搜,公众对铁路运输效率、应急服务及权益保障的讨论持续升温。根据网友发布的列车时刻表截图显示,11月16日(或21日)的D4982次列车原计划于次日00:08抵达怀化南站,发车时间为05:00,停留时长标注为292分钟。这一数据与12306官方APP显示的列车时刻完全一致。乘客李女士回忆:“凌晨12点刚过,列车缓缓驶入怀化南站,本以为只是常规停靠,没想到一停就是近5个小时。车厢内温度逐渐降低,部分旅客开始焦躁,有人联系乘务员询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等待调度通知’。”另一名乘客王先生则表示,他原本计划在怀化南站换乘其他列车,但因长时间滞留导致后续行程全部延误。“我买了5点10分去贵阳的高铁票,结果列车5点才发车,到贵阳时已经晚了3个多小时,工作上的重要会议都没赶上。”他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引发数百条共鸣评论,不少网友质疑:“为何不能提前通知乘客?是否有应急预案?”面对舆论质疑,12306客服于11月17日正式回应。客服人员解释称,D4982次列车在怀化南站的超长停留是由于“线路施工维护”所致。“该区段近期正在进行轨道升级改造,需在凌晨0点至5点封锁线路进行作业。为确保施工安全,所有列车需在该时段内停靠等待,待施工验收通过后才能继续运行。”客服强调,铁路部门已通过站内广播、列车显示屏等渠道循环播放提示信息,但部分夜间乘车的旅客可能因疲劳未及时关注。
当被问及为何不调整列车时刻表或提供替代方案时,客服表示:“施工计划需提前向铁路总公司报批,且涉及多个路局协调,临时调整难度较大。不过,若旅客认为停留时间过长,可选择改签其他车次或办理退票。”根据12306政策,因线路施工导致的晚点,旅客可免费退改后续车次,但无额外赔偿。
这起事件暴露出铁路运输中“效率”与“安全”的永恒矛盾。一方面,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高铁里程占全球三分之二,密集的线路网络对维护保养提出更高要求。以怀化南站所在的沪昆高铁为例,该线路日均客流量超30万人次,任何区段的施工都可能影响整个东中西部的运输效率。
另一方面,公众对出行体验的期待也在升级。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八百二十条,承运人若因自身原因导致迟延运输,应承担改签、退票等责任;若造成旅客实际损失(如误工费、住宿费),理论上可主张赔偿。但实践中,由于晚点原因复杂(常涉及不可抗力)、损失举证困难,乘客维权成功案例极少。例如,2025年11月6日K560次列车因故障延误4小时,12306同样仅提供退票服务,未涉及赔偿。
尽管铁路部门强调“安全第一”,但公众对信息透明度的要求愈发迫切。乘客张先生建议:“至少应该在购票环节标注‘该车次可能因施工延误’,让旅客提前做好准备。”也有网友呼吁:“能否在滞留期间提供基本服务?比如发放简餐、开放候车室供休息,而不是让乘客干等。”
事实上,部分铁路局已开始尝试改进。例如,广州局集团在2025年试点“晚点补偿积分”制度,乘客因铁路责任延误超2小时可获积分,用于兑换车票或服务;上海局集团则在部分车站增设“晚点旅客专用通道”,协助快速改签。这些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借鉴。
站在怀化南站的月台上,望着D4982次列车在晨光中缓缓驶出,这场风波或许会随着列车的远去逐渐平息,但它留给行业的思考却值得长久沉淀。对于铁路部门而言,每一次施工维护都是对运输韧性的考验——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调度、技术升级减少对旅客的影响,是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对于公众而言,多一份对基础设施维护必要性的理解,少一分对突发状况的抱怨,或许能让旅途少些戾气、多些温情。正如12306客服所言:“我们和旅客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每个人能平安、准时到达目的地。”这场风波不应成为对立情绪的导火索,而应成为推动服务升级、构建更和谐出行生态的契机。毕竟,在16万公里的铁轨上,每一次相遇都值得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