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业主卖房时发现地下室被人占用多年 仅赔付3600元,物业知情不报令业主心寒!
创始人
2025-11-18 10:04:29
0

  业主卖房时发现地下室被人占用多年

  【业主卖房时发现地下室被人占用多年】11月17日,山东诸城市市民赵先生表示,他家地下室被占用的问题已解决。赵先生2010年购买了宝龙庄园小区一套房子并对外出租,地下室长期闲置。2025年11月卖房时,发现地下室被撬锁占用多年,占用者为小区2021年度供热公司工作人员。"物业说2021年供热公司改造管道需要临时存放工具,我完全不知情。"赵先生展示的购房合同显示,地下室使用权明确归属业主所有,因此物业知情但未及时通知到赵先生。因占用地下室的供热公司已被更换并离开,在当地居委会协调下,由小区物业向赵先生赔付了地下室占用费3600元。但监控录像显示,从2021年3月起,供热公司员工李某不仅将此处作为工具仓库,更私自更换门锁,将个人电动车长期停放于此。更讽刺的是,该员工2023年离职后,新入职的供热人员竟继续使用该空间,形成"接力式侵占"。但这份3600元的调解方案背后,是令人震惊的数字对比,同小区地下室月租金约300-500元,五年合理赔偿应在1.8万-3.6万元之间;当地律师费起步价8000元,诉讼周期平均14个月,执行到位率不足40%;从2021年3月至2025年11月,实际侵占达56个月。

  "这相当于每月只赔75元,连物业费都抵不上。"赵先生苦笑。他提供的通话记录显示,过去五年间物业仅在2023年主动联系过他一次,内容是催缴物业费。当被问及为何不及时通知业主,物业经理王某竟表示:"以为你们知道,而且供热公司是市政单位,我们不好管。"

  这并非孤例。据诸城市住建局2024年数据显示:全市物业纠纷中,37%涉及共有区域管理失职、地下室侵占类案件年均增长21%,其中68%存在物业知情不报、业主胜诉后执行到位率仅32%,远低于其他民事案件。在宝龙庄园小区,物业的"软弱"早已不是秘密。2022年,3号楼业主曾发现消防通道被改造成快递柜,物业收取场地费后默许使用;2023年,小区公共绿地被划为收费停车位,收入从未公示。这些案例与赵先生的遭遇形成惊人呼应——当面对强势方时,物业选择牺牲业主权益换取"和谐"。

  赵先生的无奈选择,映射出当前物业纠纷中的结构性困境。诉讼成本与收益倒挂:若要起诉实际侵权方(已撤离的供热公司),赵先生需跨地域诉讼,预估律师费、诉讼费超万元,远超可能获得的赔偿。执行难如登天:即使胜诉,被告公司若已注销或账户无资产,判决书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2024年山东法院数据显示,此类小标的案件执行到位率不足40%。时间耗不起:房产交易不等人,诉讼周期动辄半年以上,赵先生等不起。于是,接受低额赔偿成了“理性选择”——这恰恰暴露了维权机制的深层缺陷。

  赵先生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2023年,北京朝阳区一业主发现自家地下室被改造成5个隔间出租,侵占长达六年;2024年初,广州某高档小区清理出18间被占地下室,最长的已被占用十年;业内估算,全国每年发生类似事件超千起,但公开维权的不足两成。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业主的合法空间,正在成为他人随意进出的“公共领地”。

  这场"地下室争夺战"最终以调解收场,但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专家建议建立物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侵权调解率纳入考核指标、推行"共有区域电子台账",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权属动态管理、设立物业纠纷快速调解通道,降低业主维权成本。

  当赵先生最后锁上地下室门时,他特意换了把指纹锁。"不是为了防小偷,"他说,"是提醒自己,有些权利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普通的维权故事,折射出城市治理中亟待填补的空白——当法律条文遭遇现实推诿,当个体权益碰撞系统惰性,如何守护每个公民的"最后一平方米",考验着社会的治理智慧。

  诸城冬日的夕阳透过地下室的气窗,在布满灰尘的地面投下细碎光斑。赵先生拿到了3600元赔偿款,却在调解书上签下了名字。他知道,这笔钱买不回四年的物权尊严,也修补不了被破坏的安全感。当物业管理从“服务者”退化为“和事佬”,当法律维权因成本高昂而成为奢侈品,每个业主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赵先生。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侵占的个案,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产权保护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裂缝——它们安静地潜伏在每个人的家门之外,等待某个卖房的日子,给你一记沉重的提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