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空军发布: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硬核宣言,时刻准备打胜仗!
创始人
2025-11-18 10:04:20
0

中部空军发布: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中部空军发布: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11月17日晚,中部战区空军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则态度强硬的视频,画面中歼-20战机、地空导弹以及成体系出动的地面力量交替亮相,其调门之高、用语之凌厉,在解放军近年对外传播中实属少见。视频中,跑道尽头歼-20尾焰轰鸣,导弹车列阵如林,伴随“战争就在下一秒,打赢才有资格聊”的嘶吼字幕,一句“枪已上膛,剑已出鞘”冲上热搜。40秒的画面,没有外交辞令,却浓缩了实战化训练的硝烟味,被外媒称为“中国空军最硬核宣言”。网友弹幕刷屏:“沉默的钢枪终于开口说话。”“枪已上膛,剑已出鞘”——当这八个字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国际舆论场瞬间激起千层浪。有外媒立即将其解读为“中国军方罕见强硬表态”,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地区局势的重要风向标”。实际上,这句充满力量的表态绝非突发奇想,而是建立在中国空军实力持续提升的坚实基础之上。从战机装备更新到作战体系完善,从训练强度加大到人才队伍壮大,中国空军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亚太地区局势波谲云诡。日本右翼政客不时抛出涉台错误言论,试图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个别域外国家持续在南海问题上兴风作浪,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行挑衅之实。面对这些动向,中国的回应既保持了外交风范,又展现了坚定立场。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言简意赅:“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这种直白的表述,在国际外交场合并不常见,却恰恰反映了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毫不含糊。“枪已上膛”的潜台词十分明确: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渴望和平,但绝不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换取和平。

  62年前,“英雄营”首任营长岳振华在国庆防空解除期坚持值守,用三枚导弹击落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创造了世界防空史上的奇迹。如今,这种战斗精神已升华为体系化作战能力。在2025年的渤海湾演习中,“英雄营”与预警雷达、电子对抗、歼击机部队组成立体防空网,通过数据链实现毫秒级信息共享,成功破解反隐身、抗干扰等世界性难题。

  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在装备迭代中愈发清晰。从仿制苏联萨姆-2导弹到自主研制红旗系列防空系统,从单一防空作战到空天一体攻防体系,中国空军用60余年走完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历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天宫空间站的太空驻留,这些“大国重器”构成的战略支撑,让中部空军的战备底气愈发厚重。

  在亚太局势波谲云诡的当下,中部空军的宣言具有特殊现实意义。日本近期在军事动作上愈发激进,不仅大幅增加防卫预算,更与美国深化“堤丰”导弹系统部署合作。然而,这种依赖外部势力的军事扩张注定徒劳: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收缩已成趋势,其在日驻军规模较峰值时期下降37%,对日军售更充斥着“过时装备高价出售”的算计。

  数据对比更显讽刺:中国空军装备自主化率达92%,而日本自卫队关键装备国产化率不足65%;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导航系统,日本却仍在依赖美国GPS;中国天宫空间站具备太空军事应用潜力,日本连载人航天技术都尚未突破。这种代差级的实力对比,让某些势力鼓噪的“军事威慑”沦为笑谈。正如网友评论:“前辈不曾低下头,我辈岂敢弯下腰”,中国军人的脊梁,从来不是靠他国施舍的“保护伞”撑起的。

  中部空军的战备宣言,本质上是和平理念的生动诠释。当某些国家将军事同盟当作霸权工具时,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当地区局势因外部干涉升温时,中国空军却用60年无战事的记录证明:真正的和平不是靠威胁得来的,而是靠随时能战的实力守护的。

  这种理念在“英雄营”的传承中尤为鲜明。该营荣誉室里,1964年毛主席接见全营官兵的照片与2019年习主席接见空军英模代表的照片并排悬挂,两代领袖的嘱托跨越时空交汇:“努力把人民空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时刻准备去战斗、时刻准备打胜仗”。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口号重复,而是将和平愿景转化为战备行动的实践哲学。

  当视频中“必胜的决心时刻对表”的宣言响彻云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代化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和平的庄严承诺。从竹竿捅飞机的传奇到空天一体化的体系,从单一防空作战到多域联合制胜,中国空军用60余年书写着“能战方能止战”的真理。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部空军的战备宣言恰似定海神针,既震慑着任何敢于挑战底线的势力,也向世界传递着清晰信号:中国军队的钢枪,永远指向威胁和平的黑暗,而守护的,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曙光。正如那句铿锵誓言:“胜利是最终目标”,这不仅是军人的使命,更是一个大国对世界的责任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