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块1斤的网红菜竟是云南人的绿化带 营养价值丰富,山苏每斤高达50元!
创始人
2025-11-17 11:05:32
0

  50块1斤的网红菜竟是云南人的绿化带

  【50块1斤的网红菜竟是云南人的绿化带】形如鸟巢的翠绿叶片在阳光下呈现半透明的质感,当你还在为超市里50元一斤的新奇蔬菜惊叹时,云南人可能正在自家门口的绿化带里看着同款植物淡然一笑。11月17日消息,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张蔬菜的照片,并配文“太好吃了,有认识的吗?”,结果许多IP云南的网友表示:“这不是我们的绿化带吗?”。据悉,这盆“绿化带”名叫山苏,学名叫巢蕨,它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喜欢温暖潮润、有荫蔽的生长环境。巢蕨的栽培种“南洋山苏蕨”被开发出了食用价值,成为菜单上价格不菲的“山苏”,如今我国部分省份有规模化种植!最重要的是,只有中间刚冒出来的嫩尖尖能吃,将顶端剪下后,只要养护得当,叶片还会再生,属于是循环美味。它既可以涮火锅,又能炒着吃或凉拌,自带山野清香回味悠长,关键是营养也在线研究显示,山苏的蛋白质含量为1.58-2.26克/100克,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成分。其β-胡萝卜素含量高达10.4μg/g,在蔬菜中名列前茅。

  初冬时节,北方蔬菜市场悄然步入传统意义上的“淡季”,而一种形态别具一格的蔬菜却在这时悄然现身于各大城市超市的货架之上。它那形似鸟巢的叶片,嫩绿欲滴,仿佛自带光芒,引人注目。然而,当目光移至标签上的价格时,不禁令人咋舌——每斤竟高达50元。这种被称作“山苏”的蔬菜,实则是巢蕨(学名:Asplenium nidus),属于铁角蕨科巢蕨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而在我国,则主要生长于华南与西南地区。

  “啊这????”当云南的网友透露,山苏在他们那儿不过是绿化带中的寻常植物时,不少外地网友纷纷发出这样的惊叹。这种“习以为常”与“大惊小怪”之间的鲜明对比,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南北方在植被分布与饮食习惯上的巨大鸿沟。山苏偏爱温暖湿润、荫蔽的生长环境,在自然界中,它们往往成大丛地附生在雨林大树中部的树干、分枝之上,或是林下的岩石之间。云南的大部分地区恰好拥有这样的气候条件,因此山苏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地常见的绿化植物。然而,在云南人眼中平淡无奇的观赏植物,一旦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北方,却摇身一变,成了价格昂贵的蔬菜,这一反差着实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与惊讶。

  其实,类似的认知差异远不止山苏这一例。初冬的北京,五彩斑斓的羽衣甘蓝成为了绿化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种隶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与我们熟知的卷心菜、紫甘蓝、花椰菜同属一脉,但观赏用的羽衣甘蓝口感粗糙,鲜少有人会将其与餐桌上的佳肴联系起来。再如另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雁来红,它实际上是苋科苋属植物中专门培育出来的观叶品种,堪称更美观的“彩色苋菜”。

  虽然被视为绿化带植物,山苏的经济价值却不容小觑。在我国台湾地区,巢蕨的栽培种“南洋山苏蕨”被开发出了食用价值,成为菜单上的高价菜。如今,广东、海南等地也已规模化种植。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就看准了这一商机,将热带雨林景观搬到橡胶林下,打造山苏菜种植特色产业。“我们在2024年10月打造了这个示范基地,初期规模为40亩。”牙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攀介绍,该镇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利用农户的橡胶林下土地种植山苏。与其他蔬菜不同,山苏属于“一次种植、多次采收”的蔬菜。技术员符永芳告诉记者:“一棵山苏能种约20年,只要温度、湿度适合,生长速度很快。”

  据测算,山苏菜年亩产量约为500公斤,近两年市场价格达每斤15元左右,投入产出比可达1:5以上。江西龙南市的经验更证明了山苏的“含金量”。当地基地采用“钢架大棚+盖遮阳网+自动喷灌”的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台湾山苏在龙南市“安家”。基地负责人邱建设介绍,山苏在龙南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不但长得快,而且品质好。该基地采用多年生栽培模式,年亩产600公斤,亩均年产值突破4万元。

  南北认知差异巨大的不只有蔬菜,还有花卉。杜鹃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杜鹃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我国野生杜鹃资源非常丰富,共有600余种,占世界杜鹃资源的半数以上。贵州是世界杜鹃分布的中心之一,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杜鹃花景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天然杜鹃基因库。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之美誉。

  在北方,杜鹃花却需要精心呵护。辽宁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花农孙忠君的暖棚内,盆景杜鹃花盛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家上门订购。通过发展花卉特色产业,变电村杜鹃花栽植面积已达500余亩,花棚230栋,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产值达到2815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75%。而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1000亩杜鹃花开放,漫山繁花吸引18.5万游客到杜鹃岭赏花,共计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旅游车辆3.68万辆,带动旅游消费近3264万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杜鹃花甚至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智慧”:为保护新叶,花朵甘冒冻害风险。高、低海拔的早花种类,比如多色杜鹃、腋花杜鹃,都选择了“先花后叶”的物候策略。这能让敏感的新叶避开低温冻害,却让花朵成了“机会主义者”。花朵在获取更多资源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多冻害损伤甚至损失的风险。

  走在云南的街头,你可能会看到一位老人指着超市里50元一斤的山苏,对身边的老伙伴说:“这东西咱们绿化带里不都是吗?”而在北方城市的餐厅里,食客们正愿意支付不菲的价格,品尝这一来自南国的脆嫩滋味。从山苏到杜鹃花,这些植物串起的不仅是南北差异的有趣话题,更是一幅地域气候与经济交织的复杂图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