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日本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近日,“日本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一话题如巨石投入舆论深潭,激起千层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狂妄挑衅,不仅将中日关系推向悬崖边缘,更让国际社会清晰窥见日本右翼势力妄图重蹈军国主义覆辙的危险野心。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抛出惊人言论,声称若解放军“收复台湾”,将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甚至可能触发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表态彻底突破日本长期对台海问题的模糊战略,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国家安全直接捆绑,引发中日关系剧烈震荡。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月13日例行记者会上痛斥:“日方必须深刻反省历史罪责,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挑衅越线的错误言行。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任何武力介入都将被视为侵略,中方必将迎头痛击!”这番措辞强硬的表态,彰显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高市早苗的言论绝非孤立事件。从安倍晋三首提“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到麻生太郎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日本政客屡屡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其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态与战略焦虑。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始于1895年甲午战争后,持续半个世纪之久。这段黑暗历史在日本右翼政客心中扭曲成不切实际的幻想,仿佛台湾仍是其“后花园”。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言不讳地批评:“越小的狗越会叫,叫得越响越容易让人产生强大错觉,但终究不是大狗。”这番讽刺精准戳破日本政客色厉内荏的本质。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正通过军事扩张为挑衅行为铺路。2025年日本军事预算同比激增18%,连续11年刷新纪录。冲绳基地频繁举行联合军演,新型驱逐舰、战斗机、导弹等先进武器不断列装。这种穷兵黩武的姿态,与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轨迹惊人相似。
高市早苗的激进表演,本质上是日本政坛右倾化的产物。作为自民党“安倍派”核心成员,她试图通过迎合右翼选民巩固权力基础。然而,这种短视行为正在将日本拖入战略困境。
经济层面,日本债务率已突破260%GDP红线,却仍要斥资5500亿美元设立对美“投资工具”。这笔相当于年度GDP10%的巨额支出,对普通民众而言无异于沉重负担。当高市早苗与特朗普高调同乘“海军陆战队一号”直升机时,美国总统随即在媒体上划清界限,直言“很多盟国也称不上是朋友”,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暴露出日美同盟的脆弱本质。
国际舆论场同样对日本投下不信任票。太平洋岛国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近期密集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日本民众也深感忧虑,旅日学者透露,许多普通人担心政客的过激言论会将国家拖入战争深渊。
面对日本挑衅,中国迅速构建起全方位反制体系。军事层面,辽宁舰编队近期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055型驱逐舰“南昌舰”单舰前出100海里应对外军挑衅,展示出强大的区域拒止能力。经济层面,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25年对非洲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通过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构建战略缓冲带。
更令日本难堪的是,其精心策划的“台海有事”剧本正在遭遇现实挫败。民进党当局耗资220亿美元采购美国武器,换来的却是美军“联合生产武器”的盘剥。当赖清德之流幻想“倚美谋独”时,美国战争贩子却在计算如何从台湾榨取最后利益。这种“棋子”与“棋手”的残酷关系,在台湾社会引发越来越多反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国主义同样以“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略。80年后,高市早苗们重拾这套说辞,暴露出对历史教训的彻底遗忘。但今非昔比,中国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力,以及捍卫国家统一的钢铁意志。
正如林剑发言人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3500万伤亡的巨大代价,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这种历史自觉与现实力量的结合,构成对日本挑衅行为的最有力回击。当高市早苗们在国会叫嚣时,他们或许应该听听冲绳民众的抗议声——这个曾承受原子弹爆炸与美军基地双重创伤的岛屿,正在发起新一轮反战运动。
“日本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闹剧,本质上是日本政客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操弄。在经济低迷、社会分裂的背景下,将民众注意力引向外部威胁,成为右翼势力的惯用伎俩。但历史证明,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终将反噬自身。
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道路,但和平不是单方面的妥协退让。当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时,他们必须清楚:14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分裂行径都将遭到迎头痛击。这既是对历史正义的坚守,也是对地区和平的承诺。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唯有摒弃冷战思维、回归对话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日本无事、亚洲安宁、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