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音客机坠毁致157人遇难 最新进展
【波音客机坠毁致157人遇难 最新进展】美国芝加哥联邦法院的陪审团于 11 月 12 日作出裁决,要求波音公司向 2019 年埃塞俄比亚航空 737 MAX 空难事故中一名遇难者的家属支付超过 2800 万美元的赔偿金。这场持续数年的诉讼终于迎来首个正式裁决,也成为两起 737 MAX 空难后数十起诉讼中第一个通过审判达成赔偿的案例。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遇难者家属最终将获得 3585 万美元(包括裁定金额及 26% 的利息),波音公司承诺不再上诉。
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联邦法院内,陪审团正式宣布了对波音公司的判决。这项判赔是 2018 年印尼狮航和 2019 年埃塞航空两起 737 MAX 空难后,数十宗诉讼中首个正式裁决。就在裁决作出前一周的 11 月 5 日,波音公司还与其他三名埃塞航空遇难者家属达成了和解,尽管具体条款未对外公开。这项判决标志着波音公司在这两起致命空难引发的法律纠纷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9 年 3 月 10 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飞往肯尼亚内罗毕的波音 737 MAX 客机,在起飞 6 分钟后坠毁。这场灾难导致机上 157 人全部遇难。而就在不到六个月前的 2018 年 10 月,印尼狮航的一架同型号波音 737 MAX 8 客机也发生坠毁,造成 189 人遇难。两起空难相隔时间不到 6 个月,总共导致 346 人丧生。
调查显示,两起空难事故均与波音 737 MAX 机型上一套名为 “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的飞行控制软件有关。这一系统存在的致命缺陷在于 —— 其权限居然高于飞行员操作。一旦飞机的迎角传感器出现错误读数,MCAS 系统便会强制下压机头,而飞行员无法手动关闭这一系统。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法治日报》的报道,波音公司早在 2012 年就知晓这一 “灾难性设计”,却刻意隐瞒至事故发生。
空难发生后,各国陆续停飞了 737 MAX 客机,波音公司也面临着来自遇难者家属的一系列诉讼。这起获得赔偿的案件中的遇难者是一名 32 岁的联合国环境工作人员希卡・加格,她乘坐埃塞航空的航班前往内罗毕,在起飞几分钟后便遭遇了不幸。加格的案件是第一个走上审判程序的,其他大多数案件都在审判前达成了保密和解。代表加格家庭的律师团队表示,陪审团的裁决 “为波音的错误行为提供了公开的问责”。
对于这一判决,波音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对在两起航班中失去亲人的所有人表示 “深深的歉意”。“虽然我们已经通过和解解决了绝大多数这些索赔,但家属也有权通过法庭的损害赔偿审判来追究他们的索赔,我们尊重他们这样做的权利。” 波音公司已经解决了超过 90% 的与这两起事故相关的民事诉讼,通过诉讼、延期起诉协议和其他支付方式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的赔偿金。
这场诉讼的裁决为遇难者家属带来了些许慰藉,同时也向航空制造业发出了强烈的安全警示。尽管 737 MAX 系列客机目前已在多国恢复飞行,但波音公司的安全整改仍然受到质疑。这一判决能否推动更多诉讼案件的解决,以及是否会促进航空制造业完善设计与监管体系,仍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这场迟来数年的判决,不仅是对遇难者家属的交代,更是为整个航空安全敲响的长鸣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