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1月14日电 香港报章11月14日就时事热点发表社评。
《大公报》:体现真正高质量民主的选举论坛
特区政府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举办39场论坛,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就目前已举办的8场地区直选论坛来看,候选人政纲聚焦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非常贴地。而在辩论及跟进环节,候选人之间密切互动,精彩纷呈,时而迸发“火花”。高质量选举论坛是候选人展示水平、能力和政纲的重要平台,而不是互相攻击抹黑的“角斗场”。连日来的论坛充分说明,这是真正良性竞争,是真正符合高质量民主所需的选举论坛。纵观选举论坛讨论的议题,都是市民最关心的热点,最能展示候选人的经验、专业以及临场反应能力。特区政府根据论坛表现及民意反应,不断优化论坛安排,使论坛越办越好,更能体现选举的公平、公正和有序。事实上,辩论激烈而具理性,候选人据理力争,没有声大夹恶,更没有人身攻击和出位表演。这是充分竞争、完全竞争,同时也是君子之争、良性竞争,得到舆论的广泛好评,有助选民优中选优,选出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届立法会。
《文汇报》:一起为高质选举论坛鼓掌!
由特区政府主办的39场“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自11月11日启幕以来,候选人聚焦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贴地务实议题,以政纲论高低、以能力决胜负、以形象争认同,充分展现出符合香港实际的高质量民主新风。连场论坛以多元的形式、活泼的风格,帮助选民认识、选择心仪的候选人,获得选民高度评价、纷纷叫好。在落实新选举制度之前的历次立法会选举论坛,常沦为“泥浆摔角”式的对骂擂台,候选人忙于攻击对手、制造话题,却鲜少深入探讨政策细节与解决方案。有舆论甚至陷入一种迷思,认为这种追求“对抗性”、“激烈性”的选举才是“民主”选举。实际上,这种“声大夹恶”的竞选文化,非但未能提升议员素质,反而撕裂社会、削弱管治效能。在新选举制度下,今届论坛彻底摆脱旧有窠臼,回归选贤任能的选举本质。
《香港商报》:构建防诈网 维护金融中心信誉
本港近年骗案猖獗,诈骗威胁正以惊人速度侵蚀社会信任根基。全球防诈联盟GASA与防诈骗应用程式服务商Gogolook昨日发布的《2025亚洲诈骗调查报告》揭示,香港已成为亚洲诈骗重灾区,过去一年多达77%市民遭遇诈骗,损失超过53亿港元。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代币化金融在香港快速发展,新的诈骗风险正在积聚。代币化交易的匿名性与跨境性特点,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更隐蔽的诈骗活动,这要求监管机构提前布局,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建立配套风控体系。53亿港元损失背后,是更深层的社会信任危机。当市民对通讯渠道、金融交易产生疑虑,将动摇社会运作。唯有透过多方协同努力,才能有效筑牢防诈网络,守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信誉与稳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