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谨慎!相亲第2天闪婚 妻子考驾照一去不回 婚介费、彩礼钱等加起来有42万!
创始人
2025-11-13 19:03:36
0

相亲第2天闪婚 妻子考驾照一去不回

  【相亲第2天闪婚 妻子考驾照一去不回】近日,金华东阳的刘先生反映,他跟婚介公司签了合同,5月到贵州相亲。在那认识了张女士,第二天就领证了。婚介费、彩礼钱等加起来有42万。7月份,妻子说要回老家考驾照,没想到一去不回。刘先生的遭遇堪称典型。2025年5月,他通过婚介公司远赴贵州相亲,与张女士相识次日便登记结婚。婚介费、彩礼、礼品等费用累计达42万元。然而,7月张女士以“回老家考驾照”为由离开后,便再无音讯。刘先生多次联系婚介公司、女方亲属,均未得到有效回应,最终选择向媒体求助。在被问及两人之间的感情时,刘先生的母亲称,他们两个没感情的,一点感情都没有。刘先生也表示,之前没有看过女方资料,后面去的话想当天看当天结婚,第二天就领结婚证。对于是否对女方心动,刘先生也表示,没有,我妈她说可以同意这门婚事。刘先生母亲则表示,我看她脸很漂亮。刘先生称,她说回去学车了,之后就不回来了。张女士:我有点不喜欢,我有点反感。本来相亲的时候他那个病情说是没有传染性,结果检查的时候有传染性。每次他聊天沟通有问题,不会当我的面聊天,会跑到房间线上跟我聊天。我感觉他有点妈宝男,啥都听他妈的,有一次还叫他妈跟我聊天。刘先生:女方有心脏病也不说。婚恋负责人刘女士则表示,女生在这里的时候,他们俩就是他妈妈去工作,他们俩天天在家里玩。他付给公司的服务费,下次要重新找就不用交了。不来就扣除现在的费用,剩余的退还。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的难点在于“主观故意”的认定。若女方以结婚为目的收取彩礼,婚后因感情不和离婚,则属于民事纠纷;但若女方从一开始便伪造身份、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钱财,则构成刑事诈骗。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受害者往往难以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女方的“主观恶意”,导致案件陷入“民事与刑事”的模糊地带。这场集体悲剧的背后,是社会转型期的多重矛盾。一方面,农村地区适婚男性婚恋难问题突出,部分人因“年龄压力”“家庭催促”选择“闪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婚介市场监管缺失,部分机构为牟利丧失底线,将婚姻异化为“金钱交易”。

  刘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安徽太湖的何先生通过红娘介绍,与贵州女子陆某相识两天后领证,支付彩礼、服务费近30万元。婚后,陆某以“家中有急事”“亲戚结婚”等理由多次返回贵州,最终提出离婚并失联。何先生调查发现,陆某此前已有两次婚姻记录,且存在吸毒史,而相亲时自称“姑姑”的陪同者竟是临时雇来的“群演”。

  “她连我老家在哪都不知道,就说要和我过一辈子。”何先生苦笑道。更荒诞的是,陆某在半年内与4名男子“谈婚论嫁”,目的直指彩礼。贵阳警方调查显示,部分婚介公司与“职业新娘”团队长期合作,女方每成功“结婚”一次可获数万元报酬,婚介公司则抽取高额中介费。红娘每撮合一对,可获两三万元服务费,头部红娘年收入可达两三百万元。

  这种“双骗模式”(骗中介费+骗彩礼)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婚介公司依托全国红娘网络层层转介,最终匹配男女双方时涉及多个中间方,每一环节均参与分成。河南信阳的小谭便是受害者之一,他通过贵阳一家婚介公司认识小韦,头天见面次日领证,花费30万元后,小韦以“怀孕呕吐”为由频繁返回贵州,最终起诉离婚并声称“胎儿流产”。当小谭追至贵阳讨要说法时,发现婚介公司已人去楼空。

  婚介市场的乱象远不止于此。据贵阳南明区民政局统计,辖区内注册婚恋公司超百家,红娘市场自2024年下半年起异常活跃,“婚骗”案例频发。部分婚介公司为牟利,与“职业新娘”勾结,通过伪造身份信息、安排“群演”扮演亲属等手段,诱导客户快速结婚并支付高额费用。一旦钱款到手,便以“感情不和”“家庭变故”等理由怂恿女方离婚,甚至直接失联。

  更令人震惊的是,此类骗局已形成“产业链”。贵阳警方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婚介公司与“职业新娘”团队长期合作,女方每成功“结婚”一次,便可获得数万元报酬,而婚介公司则抽取高额中介费。这种“双骗”模式(骗中介费+骗彩礼)让无数家庭倾家荡产。

  尽管受害者纷纷报警,但法律定性却面临困境。以何先生为例,警方虽以“诈骗”立案并刑拘陆某,但婚介公司仅退还了服务费,并要求其签署《合同调解退费终止协议书》,承诺“不再追究任何责任”。小谭的妻子小韦则以“感情破裂”为由拒绝退还彩礼,仅表示“最多退5万”,并要求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社会对婚姻的认知是否发生了偏差?当“结婚”被简化为“领证+给钱”,当“感情”被量化为“彩礼+服务费”,婚姻的本质是否已被扭曲?这些案件中的受害者,既是骗局的直接承受者,也是社会价值观异化的间接牺牲品。

  面对婚介乱象,多地已展开行动。2025年4月,贵阳南明区召开婚姻中介机构规范化培训会,81家婚恋服务机构参会,承诺“打击惩治违法违规机构、引导规范经营、震慑劝退不良倾向”。10月,南明区公安局发布《婚前这三件事缺一不可》,揭露“闪婚+双骗”套路,提醒公众警惕“天价彩礼”“快速领证”等风险。然而,治理仅靠政府远不够。婚介机构需加强自律,建立严格的身份核查机制;公众需提高警惕,摒弃“闪婚”冲动,重视婚前了解与感情培养;家庭与社会也应减少对“大龄未婚”的过度压力,尊重个人婚恋选择。婚姻是人生大事,绝非“一场交易”。当42万换不来一句“我愿意”,当结婚证沦为废纸,我们该反思:在追求效率的时代,是否遗失了对婚姻最基本的敬畏?唯有重拾真诚、强化监管、重塑价值观,才能让婚姻回归“以爱为名”的本质,避免更多家庭陷入“人财两空”的悲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