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小时打了25个电话 民警急了
【10小时打了25个电话 民警急了】11月9日凌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大长山隧道入口处,一辆沾满泥水的外卖电动车在寒风中静立了四天。这辆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的车辆,牵动着花山街派出所民警张明磊的心——“这不仅是骑手的‘饭碗’,更是一个家庭的生计。”一场跨越10小时、拨打25通电话的紧急搜寻,最终在清晨的医院病房里画上温暖句点。“车还在这里,人却不见了,我们担心外卖小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11月9日0时30分,花山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正在巡逻的民警张明磊与同事火速赶往现场,隧道口昏暗的灯光下,一辆电动车孤零零停在路边,车架上的泥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车对骑手来说就是命根子,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丢在这里。”张明磊蹲下身,用手指一点点抹去车架上的泥垢,露出隐约的外卖品牌编号。他立即组织巡逻队员展开地毯式搜索:手电筒的光束扫过道路沿线、草丛、山坡,甚至翻查了附近水域,但近一小时的搜寻毫无结果。“人到底去哪了?是否安全?”寒风中,民警们的担忧随着夜色愈发浓重。回到派出所后,调阅监控的计划因连日降雨导致的画面模糊而受阻。“既然监控走不通,我们就从外卖平台入手!”张明磊当机立断,将开发区左岭、九峰、豹澥、花山、佛祖岭等十余个站点逐一排查。“您好,我们是花山街派出所民警,想确认您站点是否有骑手连续四天未上班?”这样的开场白,民警们重复了整整25遍。每通电话背后,都是对生命安全的执着:有的站点需要反复沟通确认信息,有的骑手因手机损坏失联,还有的站点负责人起初对警方询问心存疑虑。但张明磊始终耐心解释:“每个站点都要确认清楚,这关系到每位骑手的安全。”
凌晨4时27分,第17通电话终于传来关键线索——花山站点负责人回忆起骑手毛先生已多日未露面。民警们立即联系医院,同时调取120急救记录,发现11月5日晚确有一名外卖骑手因小腿骨折被送医。当第25通电话在上午10时拨通时,电话那头传来虚弱却令人安心的声音:“我是毛先生,我在医院治疗……”
原来,11月5日晚,毛先生在送餐途中因路面湿滑不慎摔倒,小腿开放性骨折让他当场无法动弹。被120送医后,他因担心电动车丢失且行动不便,只能焦急地躺在病床上。“那是我跑单的‘饭碗’,丢了这工作就没了。”病床上的毛先生声音哽咽,“没想到你们不仅找到车,还保管得这么好。”
在征得毛先生同意后,民警联系外卖站点负责人,将电动车推回站点妥善保管。当张明磊将这个消息告诉毛先生时,这位硬汉眼眶泛红:“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还保住了我们全家的生计。”
这并非张明磊第一次为生命“较真”。2024年10月,苏州民警吴方傲为劝说头部受伤的货车司机就医,连续拨打16通电话联系家属;2025年8月,花山派出所民警通过血迹追踪1.2公里,成功救助跌倒的八旬老人……这些看似“较真”的举动,实则是人民警察对“生命至上”最朴素的诠释。
“无论是大案要案还是群众身边的小事,只要涉及生命安全,我们都会全力以赴。”花山街派出所教导员的话,道出了基层民警的共同心声。在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里,正是无数个像张明磊这样的“守护者”,用深夜的搜寻、耐心的沟通、执着的坚持,编织起一张温暖的生命安全网。
10小时、25通电话、跨越4天的搜寻——这些数字背后,是民警对“人民公安为人民”誓言的生动践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们用最“笨拙”却最动人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当毛先生的电动车重新停放在外卖站点,当病床上的他露出安心的笑容,这座城市再次证明:温度从未消失,它藏在民警深夜搜寻的手电筒光束里,躲在25通电话的耐心询问中,更流淌在每个为陌生人倾尽全力的瞬间。正如网友评论:“他们找回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一座城市的良心。”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我们看到了科技时代难得的“笨功夫”,也见证了人性最本真的光辉。或许,这就是中国基层治理最动人的注脚——在制度与技术的缝隙中,永远有人愿意为生命“较真”,为平凡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