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开车时嘴里叼牙线棒被处罚
【男子开车时嘴里叼牙线棒被处罚】“我全程两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完全正常驾驶,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这样的处罚是不是‘一刀切’了?” 钱先生盯着罚单上 “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这几个字,感到既困惑又委屈。2025 年 8 月 25 日,这位无锡市民在开车时无聊叼了根牙线棒,被交通摄像头抓拍,次日便收到了警告处罚。这根小小的牙线棒,不仅给钱先生带来了一张罚单,更在网络上引爆了一场关于驾驶安全边界的大讨论。
事情发生在 2025 年 8 月 25 日。钱先生驾车途中觉得无聊,顺手将一根牙线棒叼在了嘴里。当车辆行驶至无锡市区一右转车道时,这个看似无心的动作被交通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了下来。隔天,钱先生就收到了警告处罚通知,违法行为被认定为 “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从钱先生提供的抓拍照片来看,他的驾驶姿势其实相当规范 —— 双手握着方向盘,目光注视前方。这也正是他最想不通的地方:“我全程两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完全正常驾驶,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
收到罚单后,钱先生通过 “交管 12123” APP 进行了咨询和反映。平台管理员的回复很明确:嘴里叼牙线棒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就属于妨碍安全驾驶。但钱先生并不认同这个解释。他特别强调:“我从来不抽烟的,如果认定为开车抽烟就太荒唐了。” 在他看来,自己既没有抽烟,也没有其他明显违规行为,仅仅因为叼了根牙线棒就受罚,实在难以接受。钱先生希望交警部门能仔细核实情况,撤销这份警告处罚。
随着事件引发关注,记者分别联系了无锡宜兴市交通指挥中心和江苏省交通事故报警热线,却得到了不尽相同的回应。无锡宜兴市交通指挥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态度明确:“即使交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叼牙线,但是开车时叼牙线仍然妨碍正常交通,违反交通法。” 这位工作人员还进一步解释:“不管是叼牙线、叼牙签,还是嚼口香糖,都是妨碍正常交通。” 然而,江苏省交通事故报警热线的工作人员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正常驾驶的情况下,叼牙线棒不算违法。” 该工作人员补充道:“手没离开方向盘,正常开车的话,我觉得不算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法律条文中的 “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这一表述,成为了此次事件定性的关键。此前已有类似司法案例可作参考:2023 年上海王先生因驾车吸烟被罚 200 元,其以法律无明确规定为由上诉,法院最终驳回上诉,认定吸烟 “分散注意力、影响视线” 符合妨碍安全驾驶的本质特征。不过,像叼牙线棒这样较为少见的行为,确实引发了新的讨论。
钱先生的经历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观点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有网友觉得确实管得太宽,认为 “如果连叼个牙线棒都算违法,那开车时喝水、调空调、甚至和车上人说话是不是也都该罚?”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处罚,认为 “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行为都不该在驾驶中出现,安全无小事”,这与上海驾车吸烟案中法院强调的 “本质特征判断” 逻辑相呼应。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或许不在于 “牙线棒” 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代表的一类行为:那些看似无关紧要、却可能在瞬间影响驾驶安全的小动作。法律条文不可能把每一种可能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都一一列举,所以使用了 “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这样的表述,这就留下了理解和执行的弹性空间,正如上海法院在判决中所指出的,应从 “分散精力、影响操控” 的立法本意出发判断行为性质。从这个角度说,钱先生这次收到的是警告,也算是一个提醒:驾驶中我们以为的 “没事儿”,往往建立在侥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