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今年狂揽2400亿登顶全球 300家企业排队“抢滩”
创始人
2025-11-12 15:02:14
0

香港新闻网11月12日电 2025年港股IPO市场爆发式增长,2025年港股IPO市场爆发式增长,截至11月11日,87只新股募资超2400亿港元,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16家A股千亿市值龙头登陆港交所,带动“A+H”热潮;年内递表企业超300家创历史新高,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行业占比突出。机构指出,优质企业赴港将优化市场结构,提升流动性,反映中国经济结构性方向。

港股IPO募资总额超2400亿港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港股市场有87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募资总额超2400亿港元,这一募资规模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其中,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表现尤为抢眼,今年已有16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完成在港交所的H股上市,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1300亿港元。

从市值结构来看,今年以来成功登陆港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绝大多数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总市值普遍超过200亿元。其中,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体量庞大,截至11月11日,总市值达1.78万亿元。恒瑞医药、赛力斯、海天味业总市值分别达4062亿元、2295亿元、2236亿元。在千亿元级别的第二梯队中,三一重工、三花智控、蓝思科技总市值分别为1903亿元、1794亿元、1507亿元。而赤峰黄金、均胜电子、天岳先进、剑桥科技、安井食品、广和通、峰岹科技和钧达股份的总市值均在百亿元以上。仅有吉宏股份一家企业总市值不足百亿元。

今年以来,港股IPO持续火热。在政策支持与资金面回暖的双重驱动下,今年前10个月,港股市场重回全球IPO募资额榜首,是“A+H”上市模式的规模化爆发、新经济与硬科技企业集中登陆、国际长线资金深度参与,以及港交所上市制度持续优化等多重因素下的作用。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徐广鸿表示,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也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

募资显现龙头企业“虹吸效应”

从募资表现来看,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尤为突出。宁德时代港股募资总额达410.06亿港元,占据16家A+H上市公司港股募资总额的逾三成。赛力斯、三一重工、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在港股市场募资总额均超100亿港元。仅这6家头部企业合计募资总额便超过1000亿港元,占16家A+H上市公司港股募资总额的近八成。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16家A+H上市公司集中于科技和消费两大核心板块。宁德时代、蓝思科技、天岳先进等均属于科技板块,海天味业、安井食品等均属于消费板块。

同时,赴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在上市表现稳健。在16只新股中,有12只在上市首日实现上涨或平收。截至发稿,16家公司中有11家股价实现了正收益。其中,赤峰黄金上市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23.29%;宁德时代、吉宏股份分别累计上涨106.82%、75.97%;恒瑞医药累计上涨60.84%。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行业龙头出现了H股估值反超A股的情况。宁德时代的A/H溢价率约为-22.03%,恒瑞医药的A/H溢价率约为-5.46%,负溢价率意味著其H股价格已经超越A股价格。市场人士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国际资本对中国核心资产龙头企业的高度认可和积极追捧。对于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等拥有深厚护城河优势的企业,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给予了更高的估值溢价。

Wind数据还显示,截至11月11日18时,今年以来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材料的共有302家公司,创年度历史新高。11月以来,包括迈瑞医疗、维健国际、海纳医药、科兴制药在内的多家医疗保健行业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材料,引发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排队赴港上市企业数量激增且不乏A股行业头部企业,科技、出海优势行业为主力军,这一趋势将为港股提供更多优质标的,并提升市场“含科量”。

港股市场结构将进一步改善

“今年以来港股IPO规模大幅回暖,A到H浪潮中制造业与消费业龙头的成功登陆也使得此前港股结构‘偏科’的问题得以进一步改善。后续更有A股各行业领军企业排队上市,有望进一步优化港股市场结构,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方向。”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港股市场近年来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沉淀,实现优质公司与资金的双向正循环。

对于港股IPO募资规模位居全球各交易所首位背后的原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赴港上市“井喷”的核心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A股融资通道阶段性收紧,再融资与发债活跃度下降,企业寻求境外融资出口;第二,港股政策“组合拳”降低门槛;第三,全球化与估值再平衡需求。部分行业(新能源、医药、新消费)港股估值阶段性反超A股,驱动企业“到估值高的地方去”。

柏文喜表示,内地龙头公司赴港上市可“一鱼两吃”。既打通海外融资渠道,又便利海外并购、产能建厂、品牌收购,契合全球化布局。在政策鼓励、制度便利化与全球化需求三重驱动下,本轮赴港上市潮有基本面也有情绪面,2025年全年及2026上半年预计维持高节奏;但伴随估值修复到位、A股融资环境可能的再平衡,2026年下半年起月度递表数量或从当前的50家-60家回落至30家-40家,呈前高后稳态势。对企业而言,能否抓住当前窗口,用好港股“融资+国际化+估值重估”功能,将成为未来两年资本市场竞争的关键。

德勤预计,今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募资额将达2500亿港元至2800亿港元。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