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丑建筑”铜钱大厦拍卖 无人报名 半个月过去,平台仍显示无人报名!
创始人
2025-11-12 05:01:04
0

“最丑建筑”铜钱大厦拍卖 无人报名

  【“最丑建筑”铜钱大厦拍卖 无人报名】近日,广州白鹅潭经济圈最南端的珠江畔,一座通体金色、形似铜钱的33层建筑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寂寥。这座曾被网友戏称为“铜钱大厦”的广州圆大厦,在阿里法拍平台以13.6亿元起拍价挂出15天后,截至当日16时仍无人报名,超2万人次围观却无一竞买者出手。这场持续发酵的拍卖事件,不仅暴露了地标建筑的商业困境,更将城市审美、文化符号与资本博弈的复杂命题推向前台。广州圆大厦的命运始终与争议相伴。这座由鸿达兴业集团投资10亿元建造的建筑,自2013年竣工以来便饱受非议。其外圆直径146.6米、内圆直径47米的同心圆结构,配合金色玻璃幕墙,在珠江倒影中形成“8”字造型,寓意“交易风生水起”。然而,这种直白的符号化设计却引发了审美分野:支持者认为其融合了南越王墓古玉璧与开市铜锣的文化意象,是“中西合璧的视觉秩序”;反对者则直言其“形似暴发户的铜钱”,2012年更被CNN评为“全球最丑建筑”之一。“第一次看到这座建筑时,我以为是某个影视城的道具。”在珠江边拍照的游客李女士坦言,“金色确实很抢眼,但总觉得少了点地标该有的厚重感。”这种直观感受折射出公众对建筑美学的朴素期待——地标不应仅是视觉符号的堆砌,更需承载城市的文化记忆与精神气质。此次拍卖的直接导火索是鸿达兴业集团的债务危机。作为广东塑料交易所总部,该大厦自2022年起多次被抵押,2023年集团破产清算后,资产处置进入快车道。本次拍卖标的包含2宗土地使用权、3项不动产及固定资产,评估价近17亿元,最终以8折即13.6亿元起拍。竞买人需缴纳6798万元保证金,并在11月11日18时前提交资质证明。

  “价格并不算离谱,但风险太高。”参与过商业地产评估的王先生分析,“珠江畔的黄金地段确实稀缺,但大厦的争议性设计可能影响后期招商。若作为写字楼出租,企业可能顾虑‘最丑建筑’标签对品牌形象的影响;若改造为酒店或商业综合体,10.5万平方米的体量又面临同质化竞争。”

  管理方透露,若本次流拍,将启动二次拍卖,但起拍价可能进一步下调。这种“降价求售”的姿态,暴露出资本对非标地标的谨慎态度——在商业逻辑中,地标价值最终要回归租金回报率、空置率等硬指标,而文化符号的溢价空间始终有限。

  铜钱大厦的遇冷,本质上是城市审美话语权的争夺。建筑师汤姆·约瑟夫在设计时试图融合“天圆地方”的哲学,但公众看到的却是直白的铜钱造型。这种“设计师理想”与“大众感知”的错位,在社交媒体时代被无限放大。抖音上#铜钱大厦#话题下,高赞评论多为“像个大金戒指”“土豪审美实锤”,而专业建筑论坛则热衷讨论其“空心煞”“见财化水”的风水缺陷。

  “地标建筑是城市的脸面,但脸面不能只靠奇形怪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明指出,“从沈阳的方圆大厦到广州的铜钱大厦,这类‘符号化地标’的共同问题是将文化简化为视觉符号,忽视了建筑与城市肌理、历史文脉的深层关联。”他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指出贝聿铭通过片石造山、白墙黛瓦的设计,既延续了江南园林的意境,又创造了现代空间体验,“这才是文化符号的正确打开方式”。

  铜钱大厦的困境并非个案。近年来,国内多座地标建筑陷入“建时轰动、用时冷清”的怪圈:重庆来福士的“朝天门帆船”被批遮挡历史景观,武汉绿地中心因限高从636米削至475米……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资本、政绩与审美发生冲突时,建筑往往成为牺牲品。

  “地标建筑的终极价值,在于成为城市记忆的载体。”文化学者李巍认为,“巴黎埃菲尔铁塔初建时被骂‘钢铁怪兽’,如今却成为法兰西的象征;悉尼歌剧院的海浪造型曾遭质疑,现在却是澳大利亚的文化图腾。区别在于,这些建筑最终通过功能适配与时间沉淀,完成了从‘争议’到‘经典’的蜕变。”

  对于铜钱大厦而言,破局或许需要双重转身:在商业层面,可通过引入文化展览、主题商业等业态,弱化“铜钱”的符号属性,强化其作为珠江文化地标的定位;在文化层面,需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公众参与建筑叙事,将争议转化为对话,让“最丑”标签转化为“最特别”的记忆点。

  当夜幕降临,铜钱大厦的金色外墙在珠江畔次第亮起,倒影中的“8”字依然清晰。这座承载着资本梦想、文化野心与公众质疑的建筑,此刻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被忽视的命题: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地标?是追求视觉冲击的“网红打卡点”,还是承载集体记忆的“精神坐标”?

  或许答案并不复杂。正如建筑师路易斯·康所说:“一座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它用了多少玻璃和钢铁,而在于它能否让走过的人停下脚步,让离开的人记住背影。”对于铜钱大厦而言,13.6亿的起拍价终会尘埃落定,但关于城市审美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