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7元涨到40元 奶皮子一天一个价
【从7元涨到40元 奶皮子一天一个价】“厂子做多少,他们就收多少,整个市场是半垄断的状态。”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三头奶牛牧场的老板郭凯,这样描述最近奶皮子市场的异常火爆。他亲眼见证奶皮子价格从每 100 克 7 元的历史低点,一路飙升至 20 元的 “历史最高价”,而在消费端,部分奶皮子价格甚至高达 40 元。这场始于奶皮子糖葫芦的消费热潮,已席卷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社交媒体上,年轻消费者们为了一串奶皮子糖葫芦甘愿排队三小时,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获得了 8.5 亿次播放。
奶皮子糖葫芦,这款新晋网红美食,将传统山楂糖葫芦外层贴上一层奶皮子,或在山楂中间夹上干噎酸奶。更有创意的是,一些商家将山楂换成阳光玫瑰、草莓、无花果等高档水果,瞬间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感。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奶皮子糖葫芦引发了惊人的排队现象。“在寒风里,排队 20 分钟挖到宝了,这奶皮子简直是甜品届的神仙跨界”“排两个小时的奶皮子糖葫芦也是让我吃到了”——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某外卖平台显示,一款未加干噎酸奶的晴王奶皮子糖葫芦原价 38 元,秒杀价 18.8 元,近一周销量超 1000 份。最贵的奶皮子水果糖葫芦价格高达 48 元,上海甚至有线上售价飙至 98 元一串的情况。
奶皮子糖葫芦的爆火,直接导致其核心原料 —— 奶皮子的价格飙升。根据电商平台数据,大部分奶皮子的价格已在每 100 克 20 元左右,同样的分量少数店铺价格在 30 至 40 元。内蒙古赤峰人张锋透露,当地的奶皮子每 100 克 12 元,但 “网上的价格都不知道转几手了”。郭凯的牧场经历了价格过山车:“以前厂子平平淡淡,最便宜时每 100 克价格在 7 元,最近一个月订单增大,最贵时卖到每 100 克 20 元,” 而这还只是出厂价。零售端的涨幅更为惊人。有消费者表示,10 月底在某店铺购买奶皮子价格为 10 元 / 张,进入 11 月之后就涨到了 48 元 / 张,真正实现了 “一天一个价”。
在郭凯看来,奶皮子涨价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的介入。“奶皮子火了,有老板安排车子直接停到了厂子门口收购奶皮子,厂子做多少就收多少,” 郭凯描述着眼前的景象,“整个市场是半垄断的状态,收回去之后他们再加价卖。”他进一步解释道,厂家出厂利润空间其实很有限,“每斤可能增加一两块钱,但是到资本商手里,价格直接翻倍。”这种局面导致奶皮子供不应求。郭凯透露:“10 月 23 日奶皮子爆单了,主要厂子的货都让南方中间商收走了,” 从而造成了奶皮子短期内的供应紧张。
除了资本因素,奶皮子本身的制作工艺和成本也是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郭凯详细介绍了奶皮子的制作过程:“8 斤牛奶才能出 1 斤奶皮子。早上把牛奶倒到烤盘里面,经过小火慢煮,把水分烤干,牛奶上面会凝结出一层奶皮子,烤 8 小时,奶皮子才可以被提出来,”这还没结束,“提出来之后,还需要风干晾晒,再进行冷冻,最后才是达到出品的奶皮子。” 如此漫长的制作周期,大大限制了奶皮子的产能。与此同时,奶源价格也在上涨。郭凯指出:“最近奶皮子爆火,乳制品行业的厂家都需要牛奶,奶源价格上涨”,形成了连锁反应。
随着奶皮子价格的飙升,市场乱象也随之浮现。郭凯发现,最近因为奶皮子的火爆,市场出现各种问题,“除了有些奶皮子达不到半干程度就销售,甚至出现由奶粉或植脂末制作的假奶皮子。”他直言不讳地批评:“这些假奶皮子吃起来很甜,口感很腻,简直一口假。”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对正宗的内蒙古奶皮子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奶皮子的火爆甚至影响到了资本市场。11 月 11 日,三元股份一字涨停,报 6.02 元 / 股,实现两连板。据了解,三元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三元梅园售卖奶皮子糖葫芦。与此同时,多个品牌迅速跟进这股热潮。瑞幸、乐乐茶、马伍旺等饮品店从 9 月底就开始相继推出含有奶皮子元素的产品。近几天,盒马、薛记炒货等品牌也陆续上线了奶皮子糖葫芦,终于把价格打到了最低 9.9 元。不过,这些产品目前仅部分城市有售。
面对奶皮子的突然走红,业内人士看法不一。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奶皮子属于网红类食品,商家肯定选择在最短时间内收割消费红利,获取利润最大化。”他预测:“长期来看,奶皮子热度可能在明年春夏会渐渐消退,因为整体看产品并没有太高制作难度,且很容易被克隆。”美团推出的 AI 智能运营辅助工具 —— 袋鼠参谋的分析报告也提到,奶皮子糖葫芦属于果脯蜜饯类小吃赛道,整体需求规模小,用户粘性低,市场基础薄弱。
郭凯站在他的牧场里,看着工人们忙碌地制作奶皮子,语气复杂地说:“现在已经超出奶皮子的溢价了,希望这波爆火赶快过去,这样所有乳制品都能回归正常的价格,全国各地大多数人都能吃到价格合理、品质优秀的内蒙古地道奶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