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梦回归首秀零封对手
【陈梦回归首秀零封对手】11月11日,2025全运会乒乓球女单1/16决赛现场,当陈梦以4-0横扫上海队孙铭阳挺进16强时,看台上的欢呼声几乎掀翻体育馆穹顶。这位时隔9个月重返正式赛场的奥运冠军,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向世界宣告:那个在巴黎奥运会上连夺女单、女团双冠的“大魔王”,从未真正离开。自2024年巴黎奥运会包揽两金后,陈梦的名字逐渐淡出国际赛场。她缺席了世乒赛、世界杯等顶级赛事,甚至主动退出世界排名,与樊振东一同引发“退役猜想”。但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位31岁的老将从未停止对乒乓球的热爱——在山东大学训练馆里,她独自加练至深夜的身影被年轻队员拍下;社交媒体上,她分享的“魔鬼训练计划”让网友惊叹:“这哪是休息,分明是蓄力!”“其实这九个月,我一直在调整状态。”陈梦在赛后采访中坦言。据队友透露,她的训练强度甚至超过巅峰期:每天6小时技术打磨、3小时体能训练,连康复师都担心她“过度消耗”。但陈梦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从不会因暂别赛场而松懈。11月11日的对决,陈梦的对手是国乒新生代代表孙铭阳。面对这位以力量见长的“小魔王”,陈梦从首局就展现出碾压级实力:11-5、11-5、11-3、11-7,四局比分如教科书般工整,每一拍击球都精准到毫米。赛场边,年轻球员们举着手机记录这场“教学赛”,网友调侃:“陈梦这是把全运会当训练赛打?”更引人注目的是她颈间的复古项链——这条由父亲设计的翡翠吊坠,曾在巴黎奥运会上伴随她登顶世界之巅。当被问及项链寓意时,陈梦笑着回应:“爸爸说,圆圆满满,就是最好的祝福。”这份来自家人的温暖,或许正是她穿越低谷的力量源泉。
尽管比分悬殊,但陈梦赛后坦言:“开场时手有些紧,节奏没完全打开。”这种“凡尔赛”式的自我剖析,恰恰印证了她心态的成熟。过去那个因输球而落泪的姑娘,如今已学会在压力中寻找乐趣:“现在打球更像在享受过程,能多打一场是一场,只要不受伤,就是赚到。”
这种转变,在她此前的热身赛中已现端倪。10月24日的中泰友谊赛,她3-0横扫世界排名第69位的泰国选手帕拉南,三局仅让对手拿到16分;次日的女双比赛,她搭档孙艺祯再度零封对手。连续两场“碾压局”,让球迷惊呼:“陈梦的‘统治力’回来了!”
尽管首秀轻松过关,但陈梦的全运会之路远非坦途。作为国内乒坛最高水平赛事,全运会素有“地狱难度”之称——这里汇聚了国家队主力、省队新秀,甚至跨项选手,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奥运会。陈梦此次代表山东队出战女单、女团两项,若想复制巴黎奥运的辉煌,必须跨越重重关卡。
“我的目标很简单:享受每一场比赛。”面对镜头,陈梦的眼神坚定而从容。这种“轻装上阵”的姿态,反而让对手感到压力——正如孙铭阳赛后所说:“和梦姐打球,你永远猜不到她下一拍会怎么变线,这种压迫感太强了。”
陈梦的回归,不仅是一场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乒坛精神的延续。在训练馆里,她主动指导年轻队员的动作;在社交媒体上,她分享训练心得鼓励粉丝;甚至在比赛间隙,她还会和对手复盘战术。这种“传帮带”的担当,让国乒“长盛不衰”的秘诀愈发清晰。
“乒乓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陈梦曾说。如今,她正用行动践行这句话——无论是九个月的蛰伏蓄力,还是赛场上的倾囊相授,都在传递着一个信号:真正的强者,不仅追求个人的巅峰,更渴望推动整个项目的进步。当陈梦走出赛场,看台上“欢迎回家”的横幅格外醒目。九个月的等待,换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三十一年的坚持,铸就一颗永不言弃的赤子之心。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她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体育的真谛:胜利或许会迟到,但热爱永不褪色。全运会的征程才刚刚开始,陈梦的故事仍在继续。或许未来的比赛会更艰难,对手会更强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个在赛场上奔跑、跳跃、呐喊的姑娘,永远是我们心中那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乒乓球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