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赤裸小孩最新视频曝光
【云南赤裸小孩最新视频曝光】近日,云南通报“赤裸小孩”事件,媒体发布男孩最新视频,理了短发已习惯穿衣服。日前,云南男孩平平和弟弟安安(化名)随父母李某某、万某自驾旅行,途经四川雅西高速石棉服务区停留休息时,被网友抓拍到赤裸身体爬行的画面,引发网民激烈讨论。11月8日,在南涧县一处小院里,记者见到了平平一家人。除了一家四口外,万某的父母也过来一同照顾小孩。现场还有当地民政、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幼儿园老师,一直在参与陪护和引导。干净整洁的茶室里,理了短发的平平身穿白色短袖T恤、蓝色牛仔裤、黑色旅游鞋,正专注地画画。“这是小兔,还有小鱼。”在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小王的指导下,他拿着画笔,一笔一画认真地画着。过一会儿,他又跑到室外,拿起足球,一脚踹向院子里的空地,然后,又轻快地跑过去把球踢回来。当记者蹲下身子问他“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等问题时,他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大方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些天来孩子变化明显,他已习惯穿上衣服鞋子,也越来越愿意和人交流。她展示了手机中近日拍摄的一段视频:附近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时,平平也一起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与几名小朋友到茶园玩耍,采摘茶树果。平平与小朋友们有说有笑,互相追逐,玩得很开心。
10月15日,平平与弟弟安安随父母自驾旅行时,在服务区停留休息的画面被网友上传网络。视频中,平平赤裸身体、四肢着地爬行的画面,瞬间点燃社交媒体。网友的质疑如潮水般涌来:“孩子是否亲生?”“父母是否虐待?”“是否为博流量牟利?”甚至有网友猜测涉及拐卖。
面对舆论压力,云南大理州、南涧县迅速组建联合工作组,联合四川警方展开跨省调查。10月18日,工作组在四川找到李某某一家,经劝说后于21日带其返回南涧县。与此同时,医疗团队对两名儿童进行全面体检,公安机关同步启动拐卖、虐待等违法犯罪行为调查。
随着调查深入,事件逐渐清晰。平平父母李某某(34岁,云南大理人,大学学历)与万某(43岁,北京人,大学学历)均为自由职业者,2019年因经营客栈结识后相恋,2022年生下平平,2024年又添次子安安。两人因未办理结婚登记且对户口登记存在分歧,导致孩子长期未落户。
李某某解释,平平曾患湿疹,天气暖和时抗拒穿衣,但感到寒冷时会主动找衣服,且从未因着凉生病。至于爬行行为,联合工作组调查发现,由于父母常年自驾旅行,平平鲜少与同龄人接触,主要玩伴是家中宠物狗。模仿动物爬行时,母亲万某未予干预,父亲李某某也听从妻子意见未加制止。
“我们崇尚‘尊重天性’的教育理念,从不使用‘不准’‘禁止’这类词汇。”李某某在采访中表示。然而,这种极端放任的教育方式,导致平平出现明显的“动物化”特征:曾与狗同食、拒绝使用餐具、夜间发出类似犬吠的声音。
医疗团队对平平的全面检查显示,其身高93cm、体重13.5kg,各项发育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未发现外伤或疾病痕迹。但心理评估指出,平平存在社交障碍,需系统干预。公安机关结合证人证言与日常观察,确认不存在虐待行为,亦无邪教接触史或非法牟利证据。
这场风波暴露出家庭教育中的深层矛盾。一方面,部分家长将“释放天性”异化为“放任自流”,以“教育自由”为名逃避监护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对“非常规育儿”的包容度与法律边界亟待厘清。
尽管未发现虐待行为,但李某某夫妇的监护失职已触碰法律红线。《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监护人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保障,尊重其人格尊严。南涧县妇联主席李红梅指出:“放任孩子赤裸暴露于公共场所,可能构成‘忽视型虐待’;长期脱离社会环境,更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心理伤害。”
目前,当地已成立由民政、妇联、司法等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专班,制定专项方案:健康监护:为平平、安安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发育指标;心理疏导: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修复社交障碍;法律约束:对李某某夫妇进行训诫,责令签署《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强制接受育儿指导课程;户籍落实:依据DNA鉴定结果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按程序为孩子落户。
事件发酵期间,网友的评论折射出公众对儿童权益的高度敏感。有人质疑:“自然教育就可以让孩子像动物一样生活吗?”也有人反思:“我们是否在用‘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教育专家储朝晖指出:“真正的自然教育需以尊重儿童发展规律为前提,完全脱离社会规范的教育,可能导致孩子错过语言、社交等关键发展期。”平平的案例印证了这一观点:尽管体检显示其身体正常,但心理评估已揭示社交障碍风险。
11月8日,当平平在幼儿园活动中与小朋友追逐嬉戏时,他或许尚未理解这场风波的意义。但他的转变印证了专家观点:“没有天生的‘问题儿童’,只有缺失引导的成长环境。”
云南赤裸小孩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家庭教育中的认知误区与法律盲区。它警示所有父母:爱不是无边界的放任,教育更非随心所欲的实验。唯有在法律框架内践行科学育儿,才能让每个童年都能在温暖与规范中绽放光彩。正如联合工作组所言:“让每个孩子既能触摸泥土,也能融入人间——这才是自然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