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军微电影预告:有新家伙
【空军微电影预告:有新家伙】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空军将重磅推出主题微电影《梦远》。微电影预告中提到有新家伙。 预告片中虽未明确“新家伙”具体指代,不过,画面中巧妙地露出了弧形机背与座舱盖的特写镜头,这无疑是在暗示新型装备即将惊艳亮相。此情景一出,瞬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与猜测,不少人纷纷推测这或许就是备受瞩目的“空警—3000”!在影片的精彩呈现中,歼 - 20、歼 - 16、运 - 20等现役先进机型依次惊艳亮相,那宏大壮观的场景,如同一股磅礴的力量,直击人心,带来震撼无比的视觉冲击。与此同时,影片中似乎还隐隐涌动着对未来隐身战略装备的热切憧憬与期待,这种期待与我国“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发展目标,宛如琴瑟和鸣,遥相呼应,奏响了一曲激昂奋进的时代乐章。
在庆祝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6周年的重要时刻,一部名为《梦远》的微电影预告片,宛如一道划破寂静夜空的震撼惊雷,以雷霆万钧之势,轰然炸响在人们的视野与心灵深处。预告片镜头中,弧形机背那流畅优美、一气呵成的流线轮廓,恰似灵动的舞者在空中划出的曼妙弧线;座舱盖闪耀着的金属光泽,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这些若隐若现、张力十足的画面语言,宛如一把炽热的火炬,瞬间点燃了军迷们内心深处那团炽热如焰的激情。它更以一种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姿态,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空军正以令人惊叹、叹为观止的迅猛之势,在广袤无垠的苍穹之上,挥毫泼墨,尽情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壮丽辉煌传奇。
回首往昔,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坎坷的峥嵘岁月。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艰难困苦时期,人民空军犹如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力量微弱而稚嫩。当时,人民空军仅有17架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的破旧飞机,这些飞机伤痕累累,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屈辱与苦难。而飞行员们的平均飞行时间甚至不足20小时,飞行技术尚显青涩稚嫩,如同刚刚学步的孩童,在探索飞行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在抗美援朝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志愿军飞行员们驾驶着米格 - 15战机,凭借着“空中拼刺刀”般无畏无惧、视死如归的勇气,毅然决然地与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空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生死较量的殊死搏斗。然而,由于在装备上存在着巨大的代差,他们如同以卵击石,付出了极为惨重、令人痛心疾首的代价。彼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如纸,连飞机轮胎这样的基础部件都只能依赖进口,而更为核心、关键的发动机技术,更是被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犹如一道坚不可摧、难以逾越的天堑,横亘在中国空军发展的道路上,阻挡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时光匆匆流转,如白驹过隙,今朝的中国空军已然今非昔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如今的中国空军,已然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关键领域实现“领跑”的伟大历史性跨越,宛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在世界的航空天空中自由翱翔。当歼 - 20隐身战机如一道黑色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划破长空的那一瞬间,那震撼天地、响彻云霄的轰鸣声,仿佛是中国空军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成功列装五代机的国家,在世界航空舞台上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彰显着大国空军的雄厚实力与自信风采;运 - 20“鲲鹏”振翅高飞,如一只巨大的神鸟,翱翔于万里长空之上,它那矫健的身姿,将中国的战略投送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空军的强大战略支撑能力,彰显着大国空军的风采与担当;直 - 20通用直升机的正式列装,更是如同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增添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填补了我国在高原作战方面的空白,为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更令人倍感振奋、欢欣鼓舞的是,这些代表着国家实力与尊严、象征着国家科技水平与国防力量的“大国重器”,其核心部件——发动机、航电系统、飞控软件等,均实现了100%的自主可控。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如同为中国空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中国空军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心脏病”困扰,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坚定不移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
在《梦远》预告片中,歼 - 20、歼 - 16、运 - 20等现役机型组成的“空中方阵”,犹如一支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钢铁之师,已足够震撼人心、令人惊叹不已。但真正引发全球广泛猜测、议论纷纷的,是那个尚未揭晓神秘面纱的“新家伙”。结合弧形机背与座舱盖设计,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传闻已久、备受瞩目的空警 - 3000预警机。若这一猜测成真,这款采用共形天线技术的新一代预警机,将如同一场革命性的风暴,彻底颠覆传统“大盘子”设计模式,实现360度无死角探测,其雷达性能甚至可能超越美国E - 3“望楼”,成为全球最先进、最强大的空中指挥中枢,引领世界预警机发展的新潮流。
而中国空军的“划时代”装备远不止于此!歼-20“威龙”:全球首款采用鸭翼布局的五代机,凭借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隐身能力,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多次与外机“交锋”,以绝对优势捍卫领空安全。其双座型更被曝将搭载忠诚僚机,开启“有人-无人协同”空战新模式。运-20“鲲鹏”:最大起飞重量220吨的“战略空运之王”,不仅在抗疫中承担医疗物资运输重任,更在高原、沙漠等极端环境下验证了卓越性能。其改进型运-20B已换装国产涡扇-20发动机,载重与航程再上新台阶。轰-6N:虽基于老平台改进,但通过加装空中受油管与巡航导弹,战略打击半径突破5000公里,成为全球唯一能覆盖第二岛链的现役轰炸机,为“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梦远》预告片中“隐身战略装备”的暗示,折射出中国空军对未来的深远布局。从“攻防兼备”到“空天一体”,中国正以“三步走”战略推进空军现代化:第一步,用歼-20、歼-16等装备构建“区域拒止”体系;第二步,通过空警-3000、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机等装备实现“战略预警与控制”;第三步,则指向更遥远的太空——卫星网络、高超音速飞行器、空天飞机……这些曾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装备,正在中国科研人员的实验室中逐步变为现实。
76年前,人民空军白手起家,用“米格走廊”的硝烟证明了自己的存在;76年后,这支曾经弱小的力量已成长为战略空军,用“20系列”装备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空中长城。当《梦远》的镜头掠过歼-20的尾焰、运-20的机翼、以及那个尚未揭晓的“新家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空军的硬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对蓝天的永恒向往——那是一种“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更是一种“守护万家灯火”的担当。11月11日,让我们共同期待《梦远》的正片揭幕,见证中国空军如何以“新家伙”为笔,在苍穹之上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