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款造航母男生获赠福建舰手表
【捐款造航母男生获赠福建舰手表】“是不是我们有航母别人就不敢欺负咱们了?”1999 年,5 岁的陈虞文在电视上看到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新闻后,向父母提出了这个深刻的问题。那时,他可能并不完全明白航母的战略意义,但他知道,国家强大才能不受欺负。于是,这个孩子拿出自己积攒的 140 元零花钱,在父亲陪伴下四次前往邮局,将钱寄往解放军总装备部。
1999 年的中国,许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徘徊,140 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笔 “巨款”。陈虞文,这个广西钦州的男孩,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那年,父亲和朋友聊天时说起有人给国家捐款建造航空母舰,5 岁的陈虞文立刻产生了 “我也要捐钱” 的想法。在父亲的支持下,年幼的陈虞文开始了他认为意义非凡的 “捐款行动”—— 前后跑了 4 趟邮局,分 4 次寄出了自己积攒的 140 元零花钱。对于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并不完全理解航母的复杂构造和战略意义,但他从电视上看到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的画面,萌生了最朴素的爱国情怀。
寄出捐款后,陈虞文并没有等到他想象中的航母图纸或建造进度表,而是收到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的一封回信。2000 年初,这封珍贵的回信终于抵达。总装备部在信中写道:“陈虞文小朋友:你好!你四次给总装备部寄来的 140 元捐款,我们都收到了,对你支援国防建设的行动,表示感谢。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你的捐款如数退回,请查收。顺祝新春快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张新年贺卡。这封回信,既肯定了一个孩子的爱国之心,又体现了国家部门的规范与温暖。陈虞文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时年纪太小了,现在已经不记得收到回信和退款的心情了。” 但这份经历,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持续生长的种子。
收到回信后的日子里,陈虞文对军事和历史的兴趣与日俱增。2001 年,他在深圳参观了曾为前苏联太平洋舰队旗舰的 “明斯克” 号航母,还未登舰就被其庞大的身躯所震撼。2012 年,辽宁舰交付,人民海军从此进入 “航母时代”。陈虞文激动地又给总装备部写了一封信,而总装备部的同志也以电话形式回复了他,一如 2000 年的那封回信,再次勉励他好好学习。2014 年,陈虞文考上浙江一所大学,就读法学专业,毕业后前往北京工作。2023 年,他参加 CCTV7《兵器面面观》节目,谈起当年捐款的初衷,那段因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萌生的国防意识,再次引发观众共鸣。
2025 年 11 月 5 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授旗仪式。这艘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正式迎来三航母时代。福建舰的入列,是对陈虞文 26 年前那个问题 ——“是不是我们有航母别人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最庄重的回答。11 月 9 日,“1999 年小朋友捐款 140 元给国家造航母” 一事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11 月 10 日,@中国船舶 在微博上公开发文,邀请陈虞文参观中国船舶集团,“感受航母精神,聆听中船故事”。中国船舶集团还随信附赠了一份特殊礼物:福建舰入列纪念手表,愿它 “记录强军梦圆的荣光,也见证您作为特殊‘军迷’的炽热情怀”。
收到这份跨越 26 年的回应,陈虞文通过媒体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很有幸能被大家看到和认可,让他增强了作为‘军迷’的自豪感。” 他鼓励大家多关心国防科技建设,给先进武器打 call。“小时候的‘航母梦’终于实现了。” 陈虞文感慨道,如今看到国家已迎来国产航母时代,“作为一名‘军迷’,在新时代与人民军队一起成长,感觉真的很幸福。” 这段跨越二十六年的温暖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许多网友感动于陈虞文幼年时的爱国初心,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航母发展的不易与成就。
二十六年前,一颗童心投向了深蓝;二十六年后,那片深蓝已有了中国人的三艘航母守护。陈虞文的故事,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发展史。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中国航母梦的实现,正是由无数个如陈虞文这般怀揣赤子之心的人共同托举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