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
【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央视发文: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人民空军走过76年风雨之路,从“飞机不够飞两遍”到九三阅兵“新锐重器集中展示”;从“巨幅航标指引方向”到新学员开局就飞高级教练机;从“空中拼刺刀”到多型国产先进战机列装。人民空军高飞远航!1949年10月1日,北京南苑机场的晨雾中,17架拼凑而成的战机腾空而起。当第一分队9架P-51野马战斗机飞越天安门后,飞行员猛拉操纵杆完成180度急转,重新编队加入受阅序列。这一“飞两遍”的无奈之举,成为新中国空军白手起家的历史注脚。76年后的今天,歼-35A隐形战机与运-20“鲲鹏”运输机组成编队,以雷霆之势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从“万国牌”到“中国心”,从“空中拼刺刀”到“体系化作战”,人民空军用76年时间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崛起史诗。1949年开国大典,当时的人民空军仅有17架可参战飞机,其中9架P-51野马战斗机需飞越天安门后急转返航,以制造“26架编队”的视觉效果。这些战机多为缴获的“万国牌”装备:美制P-51、英制“蚊”式轰炸机、日式零式战斗机残骸拼凑的教练机,甚至起落架轮胎取自老农马车。飞行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写下“绝命书”,誓言“宁可牺牲生命,绝不对地面造成伤害”。
1951年,志愿军空军首次与美军交锋。飞行员赵志财在击伤美机后跳伞牺牲,成为空军史上首位空战烈士。1952年,何中道、李永年驾驶米格-15击落入侵上海的B-29轰炸机,开创了国土防空新纪元。这场战争中,人民空军从“不会空战”到“多机种协同”,击落击伤敌机425架,用鲜血铸就了“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丰碑。
1954年,初教-5首飞成功,中国航空工业迈出第一步。1956年,歼-5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能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1984年国庆阅兵,自行研制的歼-7、轰-6首次亮相,所有受阅装备实现国产化。2007年,空军首次成建制走出国门,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联合军演,向世界展示中国空军的力量。
歼-20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采用鸭式气动布局与内置弹舱,具备超音速巡航与高机动性。2024年航展上,歼-20内埋弹舱发射导弹的画面震撼全球,标志着其已形成完整作战能力。该机与歼-16、歼-10C组成“空中三剑客”,成为空军作战体系的核心。
2025年珠海航展,歼-35A首次亮相。这款中型隐形战斗机可执行制空与多用途任务,与歼-20形成“重型+中型”隐身战机组合。其矢量喷口技术、先进航电系统,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军事专家王明志指出:“歼-35A的列装,标志着中国空军骨干装备加速向隐身化转型。”。运-20作为中国首款大型运输机,运-20最大载重66吨,航程超过7800公里。2020年武汉抗疫,11架运-20首次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将近千名医疗队员和大批物资送达前线。通过加装空中加油模块,运-20可变身战略投送核心节点,实现“全球到达、全球作战”。
同时,无侦-7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可连续飞行10小时,执行侦察与打击任务。攻击-11隐形无人机采用飞翼布局,具备对地精确打击能力。这两款装备的列装,标志着中国空军无人作战体系日益完善。
空警-500预警机搭载数字阵列雷达,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2025年航展上,运油-20为空警-500空中加油的画面,展现了“预警机+加油机”的作战模式。这种组合使预警机留空时间延长至8小时,活动范围覆盖第二岛链。歼-16D电子战飞机配备先进干扰吊舱,可对敌方雷达实施全频段压制。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空警-500与歼-16D组成“空中指挥所”,实时引导歼-20突破敌方防空网。这种“体系破击”战术,使中国空军具备“穿透性制空”能力。
在南海岛礁,无人机群与地面雷达站构建起全天候监控网络。彩虹-7隐形无人机可执行渗透侦察任务,翼龙-10高空无人机则负责大面积海域巡逻。这种“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模式,使中国空军具备“全域感知、全时响应”能力。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日,92岁的老飞行员李桂英登上模拟驾驶舱。当大屏幕重现1949年开国大典受阅场景时,她突然起身敬礼:“当年我们飞第二遍时,心里憋着股劲——一定要让中国空军强起来!”如今,她的孙子作为歼-20飞行员,正在执行南海巡航任务。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生陈默在参观航展后表示:“看到歼-35A的矢量喷口技术,我突然明白,所谓‘大国重器’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无数科研人员用青春浇筑的尊严。”这种精神传承,正在新一代青年中焕发新机。2025年珠海航展,中国空军与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巴基斯坦“枭龙”战机同台竞技。歼-35A与苏-35的编队飞行,展示了中国空军的开放姿态。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感慨:“76年前,开国大典上17架飞机不得不飞两遍;今天,我们的战鹰列阵长空,再也不用重复先辈的遗憾。”
从“飞机不够飞两遍”到“多型国产先进战机列装”,人民空军用76年时间实现了从“国土防空”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如今,歼-20、歼-35A、运-20等“大国重器”已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长城。当歼-35A的尾焰划破2025年的天空,我们终于可以告慰周恩来总理:您当年担忧的“飞机不够”,如今已化作捍卫和平的钢铁翅膀;您心中期盼的“盛世中国”,正由新一代空军健儿守护前行。这,就是一个古老民族在蓝天上书写的复兴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