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中国液体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本月首飞 “钢铁侠”要来了:不锈钢造火箭,省钱又抗造!!
创始人
2025-11-10 10:05:41
0

中国液体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本月首飞

  【中国液体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本月首飞】11月10日消息,据可靠消息,中国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将于11月中下旬首飞。在此之前,国内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过发射任务。朱雀三号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款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载火箭。目前,朱雀三号已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近日,首飞箭成功完成了加注合练以及静态点火试验,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火箭回收任务全面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据悉,11月中旬,“朱雀二号”还将按计划执行发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朱雀三号作为全球首款采用全不锈钢液氧甲烷推进系统的火箭,其“不锈钢+甲烷”的创新组合,着重提升了复用寿命与未来技术扩展的潜力。这一设计理念,在技术路线上与SpaceX的“星舰”不谋而合。而在发射成本控制方面,朱雀三号则直接对标猎鹰9号,力求将单位发射成本降低至每公斤20000元以内,这一水平基本与猎鹰9号(约合3000美元/公斤)持平。这款火箭也引起了马斯克的强烈关注。马斯克近期在社交平台称:“朱雀三号融合了猎鹰9号架构与星舰部分特性,具备挑战现有可复用火箭市场格局的潜力,如果一切顺利,(朱雀三号)可能会在5年内超过‘猎鹰’。”

  2025年11月,中国航天圈迎来一位“重量级选手”——朱雀三号液体可回收火箭。它不仅是中国首款不锈钢箭体的大型可复用火箭,更被马斯克称为“可能颠覆猎鹰9号市场格局的挑战者”。当66米高的钢铁巨擎矗立在发射场,一场关于低成本太空时代的革命正悄然拉开帷幕。

  朱雀三号最颠覆性的设计,莫过于用不锈钢替代传统碳纤维或铝合金制造箭体。这种“保温杯同款”材料看似朴素,实则暗藏玄机!成本砍到地板价:不锈钢价格仅为碳纤维的1/50,一子级箭体成本直降80%;耐高温王者:熔点达1454℃,能承受返回大气层时1400℃以上的高温,比铝合金更抗烧蚀;工业级制造:支持自动化焊接和规模化生产,周期比传统工艺缩短一半。“就像用高压锅造火箭!”网友戏称。但蓝箭航天工程师透露,不锈钢箭体厚度仅4毫米,却能承受660吨起飞重量,技术难度堪比“用A4纸叠出承重桥”。

  朱雀三号的一子级搭载9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超750吨,相当于同时点燃500辆特斯拉Model S Plaid。这款发动机的“黑科技”包括:45%-111%推力调节:像汽车油门一样精准控制,助力火箭垂直回收时“悬停找停车位”;空中二次点火:2024年9月,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中,发动机在跨音速阶段重新点火,误差控制在3米内,实现“百层楼投笔入筒”的精准着陆;复用20次设计:每次发射后仅需快速检测,加注燃料即可再次飞行,成本降至每公斤2万元以内,直逼猎鹰9号。

  传统火箭发射后坠入大海,而朱雀三号要像“太空快递员”一样送货上门再返程。其回收系统堪称“科幻大片”:栅格舵控向:4片可折叠栅格舵在10公里高空展开,像“翅膀”一样调整飞行姿态;RCS冷气推力器:数百个微型喷口精准喷射气体,修正飞行轨迹;着陆腿缓冲:四条液压支腿在最后4秒内展开,支撑570吨箭体软着陆,冲击力被弹簧和阻尼器化解。

  2024年1月,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百米级垂直起降;同年9月,十公里级试验中,火箭从发射台直冲云霄,完成空中“急刹车”后垂直返回,着陆点偏差仅10米。这一系列操作,让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全流程回收技术的国家。

  朱雀三号的低轨运载能力达21.3吨(一次性任务)或18.3吨(回收任务),整流罩直径5.2米,可一次性发射18颗以上卫星。其商业价值已引发行业地震:

  卫星互联网组网:中国星网、千帆星座等计划需发射上万颗卫星,朱雀三号单次任务即可部署一个小型星座;空间站补给:未来可携带“昊龙”货运飞船,为中国空间站提供更灵活的物资运输;国际市场竞标:凭借低成本优势,已吸引东南亚、中东国家洽谈发射订单。

  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算过一笔账:若每年发射30次,朱雀三号可将中国卫星互联网组网成本降低至现役火箭的1/3,推动太空经济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

  朱雀三号的崛起,让国际航天界侧目。马斯克在社交平台直言:“它融合了猎鹰9号架构与星舰特性,若成功,5年内可能超越猎鹰。”而《航天报告》分析称,朱雀三号的技术路线与SpaceX异曲同工——不锈钢箭体对应星舰,液氧甲烷发动机对应猛禽,九机并联设计则像“简化版猎鹰9号”。但中国工程师更强调“自主创新”:从发动机热防护到箭体结构优化,从制导控制算法到回收场布局,200余项专利构建起技术壁垒。正如蓝箭航天总师所说:“我们不是模仿者,而是用中国方案重新定义可回收火箭。”

  目前,朱雀三号已进入首飞最后阶段。10月18日至20日,火箭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9台发动机同步点火,推力调节、程序关机等测试一气呵成。接下来,它将进行垂直状态演练,为11月中下旬的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任务做准备。若成功,朱雀三号将成为中国首款投入运营的可回收火箭,填补大运力复用火箭的技术空白。而蓝箭航天的野心不止于此:其控股的鸿擎科技正规划万颗卫星星座,未来将实现“火箭造卫星、卫星养火箭”的闭环生态。

  当朱雀三号划破长空,它承载的不仅是卫星,更是中国商业航天对低成本、高频次太空访问的回答。从不锈钢的“土味创新”到发动机的“精密舞蹈”,这场革命证明:太空探索从未有固定模板,而中国正以独特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11月,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只“钢铁朱雀”如何翱翔天际,开启人类太空经济的新纪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