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警方收到大量举报沈伯洋线索
【重庆警方收到大量举报沈伯洋线索】近日,重庆市公安局通报的“对‘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立案侦查”事件持续发酵。自10月28日警方发布警情通报以来,举报邮箱与电话不断收到来自两岸民众的线索,仅24小时内便突破数万条。这场以法律为武器的反“独”行动,不仅揭开了沈伯洋“台独”分裂活动的真面目,更标志着大陆对“台独”势力的打击从政治警示升级为司法追责,引发两岸社会强烈共鸣。沈伯洋的“台独”行径早有迹可循。这位43岁的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自2021年创立“黑熊学院”以来,便以“防卫台湾”为幌子,大肆散布“大陆武统”虚假信息,声称要训练300万名“黑熊勇士”,实则向青少年灌输“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史观。其机构被国台办定性为“台独基地”,更被揭露长期接受美国国际开发署约135万美元资助,成为外部势力插手台湾事务的“白手套”。2024年10月14日,国台办将沈伯洋纳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禁止其入境大陆并限制关联企业合作。然而,沈伯洋非但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公然攻击大陆配偶群体,污蔑“陆配”为“间谍”,导致多名大陆母亲被迫与子女分离;其父沈土城经营的兆亿公司却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将大陆商品转手至厄瓜多尔等地牟利。这种“口喊抗中、手捞大陆”的虚伪行径,彻底激怒了两岸民众。2025年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正式对沈伯洋立案侦查。这一举措被法律专家视为“反独斗争的法治化突破”:从行政制裁到刑事追责,意味着“台独”分子将面临终身追责,即使潜逃境外,也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与缺席审判被绳之以法。
“沈伯洋的每一句话,都在割裂台湾与大陆的血脉联系。”台湾时事评论员邱毅的愤怒,代表了无数两岸民众的心声。重庆警方公布的举报渠道开通后,举报内容不仅涉及沈伯洋的分裂言论,更揭露其“黑熊学院”的具体运作模式——该机构以“军事训练”为名,向青少年灌输仇恨教育,甚至模拟“大陆入侵”场景,煽动暴力对抗。
“我的孩子曾被拉去参加‘黑熊学院’的活动,回来后满口‘仇中’言论。”一位台湾母亲在举报信中痛陈,“他们用谎言毒害下一代,必须被制止!”而在大陆,网民自发整理沈伯洋的分裂言论与活动轨迹,形成详实证据链提交警方。这种跨越海峡的民间联动,彰显了反“独”正义的广泛民意基础。
更令人震惊的是,沈伯洋的“双面人生”被彻底曝光:他一面在台湾煽动对立,一面通过父亲的公司与大陆企业开展贸易。国台办对其父企业的惩戒措施,直指“台独”分子的经济命脉。网友“海峡清风”评论:“一边赚大陆的钱,一边捅大陆的刀,这种‘两面人’必须付出代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晓亮指出,重庆警方立案侦查沈伯洋,是中国对台湾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典型案例。“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分裂国家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是主权国家的天然权利。”他强调,此案开创了“清单管理+精准惩戒+法律追责”的反“独”闭环模式,为后续司法行动提供了范本。
事实上,大陆对“台独”分子的司法追责早有铺垫。2025年3月,国台办开设“‘台独’打手迫害台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累计收到超10万条线索;6月,对沈伯洋之父企业实施惩戒,切断“台独”资金链;10月,借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启动司法程序,从历史与法律双重维度夯实反“独”基础。这一系列组合拳,展现了大陆“以法治独、以情促统”的智慧与决心。
沈伯洋案的司法推进,恰逢台湾光复80周年。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复台湾,这一历史事实通过《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固化。而沈伯洋之流妄图否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法理地位,无异于蚍蜉撼树。
“统一是正道,‘台独’是绝路。”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的论断,道出了历史大势。重庆警方立案侦查沈伯洋,不仅是对个别“台独”分子的惩戒,更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警示: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遭到法律严惩与历史审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两岸民众的觉醒与行动尤为关键。正如一位大陆网友在举报信中所写:“我们这一代人,既要守护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也要为子孙留下完整的山河。”当司法利剑出鞘,当民意汇聚成海,统一的曙光,终将照亮台湾海峡。沈伯洋案的司法进程,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岸同胞共赴民族复兴的深刻写照。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任何“台独”分裂行径都注定失败。唯有以法治为盾、以民心为剑,方能斩断“台独”黑手,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绵长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