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学生说烂梗更可怕的是大人也说 网络热梗狂欢下的语言危机!
创始人
2025-11-07 18:03:15
0

比小学生说烂梗更可怕的是大人也说

  【比小学生说烂梗更可怕的是大人也说】近日,一则“比小学生说烂梗更可怕的是大人也说”的讨论冲上热搜。从江西小学课堂到北京写字楼,从短视频评论区到家庭餐桌,“包的”“尊嘟假嘟”“绝绝子”等网络热梗如病毒般蔓延,不仅侵蚀着青少年的语言系统,更暴露出成年人思维能力的集体退化。这场看似荒诞的语言狂欢,实则敲响了文化失语的警钟。在杭州某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提醒学生“饭菜要凉了”,得到的却是拖长音调的“那~咋~了~”。这种场景并非个例,江西一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学生集体用“受着”“我善”等热梗回应,气得她拍着讲台疾呼:“说这些话的人在偷懒!当脑袋里只有烂梗时,成语、谚语、歇后语都不会用了!”教育工作者们发现,网络热梗正在重构儿童的语言体系。北京某小学班主任李老师展示了一份班级调查:92%的学生每天接触短视频超过2小时,67%会在作文中使用网络用语。更令人震惊的是,某00后考生在高考语文试卷所有填空处写下“奥力给”,作文通篇重复该词,最终被判零分。“这不是简单的表达方式变化,而是思维能力的萎缩。”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指出,“当孩子用‘YYDS’代替‘出类拔萃’,用‘摆烂’替代‘消极怠工’,他们失去了精准描述复杂情感的能力。”如果说青少年的热梗使用是被动接受,成年人的参与则暴露出更深层的表达危机。在深圳某互联网公司会议室,一场两小时的决策会中,“打造生态”“构筑壁垒”等词汇重复出现107次,却始终拿不出具体方案。这种“大厂黑话”的通货膨胀,让沟通沦为语言表演。职场中的热梗滥用更呈现荒诞图景。上海某广告公司员工王女士发现,同事们用“尊嘟假嘟”替代“真的吗”,用“破防了”表达“受打击”,看似幽默的背后是情感表达的贫瘠。“有次我父亲住院,同事竟说‘加油,奥力给’,这种轻佻的表达让我当场愣住。”

  公共话语领域的语言腐败更为触目惊心。某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重视”“全面提升”等词汇占据63%篇幅,却对具体问题避而不谈。这种“文件风”话术正在消解公共话语的严肃性,导致“政府报告读不懂”成为网民热议话题。

  语言退化背后的三重危机。1. 教育系统的共谋。当前语文教育陷入“应试陷阱”。北京某重点中学教师透露,唐诗教学被拆解为字词翻译、修辞手法和中心思想的标准答案,学生不再感受“大漠孤烟直”的画面美,而是机械背诵“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情”。作文教学更沦为套路竞赛,“扶老奶奶过马路”“妈妈深夜送医”等模板沿用二十年,扼杀了学生的真实表达。

  2. 算法推送的围猎。短视频平台通过精准算法构建信息茧房。12岁男孩陈浩的手机使用记录显示,他每天接收68条含网络烂梗的视频,算法根据他的点赞行为不断推送同类内容。“我知道这些话没营养,但刷到的时候还是会笑。”陈浩的矛盾心理,折射出算法对青少年认知的重塑。

  3. 思维懒惰的恶性循环。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警告:“语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当人们习惯用“666”替代“精彩绝伦”,用“躺平”逃避现实挑战,思维也会随之僵化。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聚集的38万成员,大多存在“看到美景只会说‘哇’”“讨论问题只能说‘绝了’”的困境。

  破局之路:重建有生命力的表达体系。1. 教育场域的革新。人大附中教师佟世祥在班级推行“语言净化行动”: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三个优美表达,每周进行成语接龙比赛。三个月后,学生作文中的网络用语减少72%,古典诗词引用率提升41%。“我们要帮孩子找到精神的栖息地。”佟世祥说。

  2. 家庭环境的重构。在南京,家长陈女士创立“语言银行”制度:家庭成员每说一次烂梗需向银行缴纳10元,资金用于购买书籍。这个实行半年的制度,让10岁女儿从“天天说绝绝子”转变为能背诵《滕王阁序》全文。

  3. 社会层面的引导。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已取得成效。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经过三个月的治理,含低俗烂梗的视频推荐量下降89%,优质文化内容播放量增长3倍。

  当浙江初三女生彭雨桐的作文《旧轨还乡》因“句句不提思念,句句都是思念”感动百万网友时,我们看到了朴实语言的强大力量。这场语言保卫战,本质上是文明存续的较量——是选择被算法驯化为“语言懒人”,还是守护人类独有的表达尊严?正如评论所言:“孩子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在这个热梗狂欢的时代,重建有温度、有深度的表达体系,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能否延续。当我们不再把“666”挂在嘴边,当我们能准确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妙,或许才是文明真正进步的时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