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入列 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创始人
2025-11-07 14:02:55
0

福建舰入列

  【福建舰入列】11月5日,海南三亚某军港内旌旗招展。随着军乐团奏响激昂的《分列式进行曲》,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挂上军旗,舷号“18”的金色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艘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巨舰,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更以三航母时代的到来,宣告着人民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的战略转型。福建舰的成长轨迹,是中国国防工业厚积薄发的缩影。2022年6月17日,江南造船厂干船坞内,随着汽笛长鸣,这艘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的巨舰滑入长江。彼时,外媒普遍质疑“中国能否突破电磁弹射技术”,毕竟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系统至今故障频发。但中国工程师用三年时间交出答卷:2024年5月首次海试即完成动力、电力等核心系统测试,2025年9月22日更实现歼-15T、歼-35隐身战机与空警-600预警机“三机同天”弹射起飞。“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而是从原理到材料的全面创新。”参与设计的某研究院总师透露,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采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比美国福特级的交流电系统高出15%,且故障率降低至0.3‰以下。这种技术代差,在2025年9月的训练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歼-35隐身战机在满载弹药状态下,仅用92米跑道即完成起飞,而同样条件下,某国航母需要120米以上滑跑距离。福建舰的入列,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三艘航母的国家。但数字背后,是作战效能的指数级提升。军事专家指出,三航母编队可实现“一艘战备、一艘训练、一艘维护”的轮换机制,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航母处于实战状态。更关键的是,福建舰与山东舰、辽宁舰形成技术梯度:前者专注远海制空,中者兼顾制海,后者承担近海防御,构成“全域覆盖、重点突破”的作战体系。这种布局在台海、南海等热点区域的意义尤为凸显。以台海为例,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使舰载机出动效率提升40%,配合空警-600预警机,其探测范围可覆盖整个第一岛链。而在南海,三航母编队可形成“前出警戒、中程拦截、后方支援”的三层防御网,有效应对各类海上威胁。正如海军少将张召忠所言:“当福建舰与055型驱逐舰组成编队时,其综合作战能力已超过多数国家的中型航母战斗群。”

  福建舰引发的国际震动,远超军事层面。西方媒体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航母关键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美媒酸溜溜地翻出十年前旧闻:“中国连蒸汽弹射都造不出”,却刻意回避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系统至今故障率超标的现实。更令某些国家焦虑的是,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可兼容从无人机到运输机的全谱系机型,这种“一弹多能”的设计理念,被德媒评价为“重新定义了航母作战模式”。

  这种技术自信源于扎实的工业基础。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透露,福建舰的特种钢材强度达1100兆帕,是普通航母用钢的1.8倍;其综合电力系统可同时为4部电磁弹射器供电,而某国同类系统仅能支持2部。更值得关注的是,福建舰的建造带动了300余家配套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从特种电缆到弹射控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面对“中国威胁论”的杂音,福建舰用行动给出回答。2025年9月,当这艘巨舰穿越台湾海峡时,船舷上“守护和平”的标语格外醒目。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80%的外贸货物通过海上运输,600万海外华人分布在190个国家和地区。福建舰的存在,不是为了挑起争端,而是为这些“流动的国土”提供坚实保障。

  这种理念贯穿于福建舰的每个设计细节。其机库可容纳48架舰载机,但特意保留了医疗救护模块;弹射系统虽能发射重型战机,却优先保障直升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正如海军发言人所说:“福建舰的甲板上,每一道弹射器痕迹都是和平的印记。”

  站在三亚军港的观礼台上,望着福建舰犁开的白色航迹,不禁想起1980年刘华清将军踮脚参观美军航母时的场景。45年过去,中国不仅造出了自己的航母,更以电磁弹射、隐身战机等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这种跨越,是无数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甲板上”的坚守,是造船工人“宁让汗水漂起船,不让工期拖一天”的担当。

  福建舰的入列,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根据规划,2030年前中国将建成首艘核动力航母,2035年形成6个航母战斗群。这些“移动的国土”将带着14亿人的海洋梦想,驶向更深的蓝色。正如军迷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从前我们羡慕别人的航母,现在我们要让世界羡慕中国的航母!”

  当夕阳为福建舰的舰艏镀上金边时,甲板上突然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数百名水兵自发列队,用整齐的步伐和嘹亮的歌声,向这艘承载民族希望的巨舰致敬。这一刻,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艘钢铁战舰,更是一个古老文明走向海洋的坚定身影——它劈波斩浪,逐梦深蓝,用实力诠释着:中国的海域,不是想来就来的地方;中国的利益,也不是谁都能碰的底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