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塘用辣椒喂鱼 塘主:鱼会更漂亮
【鱼塘用辣椒喂鱼 塘主:鱼会更漂亮】近日,有网友发现湖南多个鱼塘用辣椒喂鱼,鱼塘主称,辣椒喂鱼鱼更漂亮口感更好,并且成本更低都是捡农户不要的辣椒。鱼塘主人匡科介绍,鱼塘有60亩,大概有2000多尾鱼,最多时一天能喂一万斤辣椒,人吃的辣椒都能喂,“有朝天椒、小米椒,鱼吃了后确实体型更漂亮、口感更好,鳞片金灿灿的。”匡科表示,喂鱼的辣椒都是“捡”农户不要的,他们有的卖不掉,有的快烂了,就免费收回来,“用辣椒喂鱼成本更低,也更省事,让我们去种草割草,我们也吃不了那份辛苦。”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研究员徐树德。徐树德表示,辣椒粕(辣椒素提取后剩余物)用作鱼类饲料具有科学依据,并在水产养殖中已有多年应用。“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对部分鱼类具有良好的刺激食欲效果,还能起到一定的抗炎和预防寄生虫等作用。”他解释,正如人类食用辣椒后不会“变辣”,鱼类摄入辣椒后,肉质也不会带有辣味,因为辣椒素慢慢会在体内正常代谢掉。对于草鱼和鲤鱼更偏爱辣椒的现象,徐树德也予以肯定:“草鱼属植食性,鲤鱼为杂食性,从食性上来说,它们确实比肉食性鱼类更容易接受辣椒。”徐树德还透露,除了辣椒外,花椒粕(花椒油提取剩余物)、橘皮粕(药用提取后剩余物)等近期也都被用于水产饲料中,近年来还有一些中草药提取物如迷迭香、人参、姜黄、罗汉果,莓茶等提取物下脚料,也逐步应用于鱼类饲料配方,起到促进健康、改善鱼肉质的作用。他的“辣椒鱼塘”并非孤例。记者搜索发现,长沙周边已有多个养殖场尝试用辣椒、花椒粕、橘皮粕等中草药下脚料喂鱼。徐树德介绍,近年来,迷迭香、人参、姜黄、罗汉果等提取物的剩余物也被用于饲料配方,起到促进鱼类健康、改善肉质的作用。“这些天然添加剂既能减少抗生素使用,又能提升产品附加值,符合绿色养殖趋势。”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辣味鱼”问题,多位塘主和专家给出一致答案:绝对不会有辣味。“辣椒素在鱼体内会完全代谢,就像我们吃火锅后不会变成‘辣人’一样。”匡科笑着补充:“上周有钓友钓起一条草鱼,当场清蒸品尝,说肉质比饲料鱼更细嫩,还有股淡淡的清香。”
如今,鱼塘已成为长沙钓友圈的“网红打卡地”。每个周末,十数名钓友驱车前来,享受垂钓乐趣。“看着开阔的水面、跳跃的鱼儿,心情都变好了!”钓友张先生举着刚钓起的鲤鱼笑道。而他的“辣椒养鱼”模式,也为周边农户开辟了新销路。“以前烂在地里的辣椒,现在能卖给鱼塘,每斤还能赚两毛钱。”农户李大爷乐呵呵地说。
水产专家对此现象给出了专业解读。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红素属于天然类胡萝卜素,确实具有增强鱼类体色的作用。类似原理在观赏鱼养殖中早有应用,比如投喂含有虾青素的饲料能使金鱼颜色更艳丽。但专家同时提醒,辣椒投喂需要严格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导致鱼类肠胃刺激,建议养殖户不要盲目模仿。
记者走访当地水产市场发现,用天然食材改善鱼类品相的做法并不罕见。有的养殖户会给鱼喂食螺旋藻增色,有的则添加南瓜帮助消化。"但直接喂辣椒的还是第一次见。"一位从业20年的鱼贩表示。市场反馈显示,经过"辣椒喂养"的观赏鱼价格确实能提高10%-15%。
从“水草养鱼”到“辣椒喂鱼”,长沙鱼塘的这场“辣味革命”,折射出中国农业创新的无限可能。当传统养殖遇上现代科技,当废弃资源变身生态饲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鱼的“美丽蜕变”,更是一个产业、一片乡村的蓬勃生机。正如姜胜所说:“养鱼就像生活,敢想敢做,才能‘鱼’跃龙门!”这场由辣椒引发的养殖变革,或许只是中国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但它告诉我们:只要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哪怕是最普通的辣椒和鱼塘,也能“辣”出精彩,“游”向远方。
从建材到水产,从老板到网红,鱼塘主用一池辣椒水搅活了传统养殖业。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创新故事告诉我们:当传统遇上脑洞,连鱼都能吃出"辣"么精彩的第二春!正如网友神评:"这年头,不会跨界的老板不是好渔夫!"当城市打工人还在纠结"996"时,有人已经在田间地头玩出了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