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东来:处置施暴者员工奖励5万
【胖东来:处置施暴者员工奖励5万】11月5日晚,河南许昌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的一则奖励公示引发全网热议。公示显示,在11月2日生活广场突发故意伤害事件中,第一时间控制施暴者的公共安全部员工杨某获5万元奖励,另有19名参与现场处置、秩序维护的员工获得总额20万元的奖励。这场以商业企业为主角的正义表彰,不仅刷新了公众对零售业应急能力的认知,更在寒冬中点燃了关于社会正义的温暖讨论。11月2日下午2时许,许昌市南大街胖东来生活广场一楼大厅突发持械伤人事件。犯罪嫌疑人冯某某因纠纷将一对夫妻刺伤后,正在巡逻的公共安全部员工杨某手持防暴叉冲向施暴者,与赶到的同事杜某、张某某形成三角包围圈。监控视频显示,三人仅用7分钟便将嫌疑人制服并移交警方,同时疏散围观群众、安抚受伤顾客,为后续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当时没多想,保护顾客安全是本能反应。"杨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位入职5年的退伍军人,曾因多次协助警方抓捕小偷获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与他并肩作战的杜某,去年刚通过企业组织的应急处置专项培训,熟练掌握防暴器械使用技巧。根据胖东来《勇敢正义奖励标准》,普通事件奖励区间为500-10000元,而此次对杨某的5万元重奖突破了制度上限。"这不仅是物质激励,更是对企业价值观的庄严宣示。"集团安委会负责人解释,奖励金额综合考量了事件危险性、处置专业性及社会影响度。值得关注的是,奖励名单中还包括后勤保洁李某——这位52岁的女工在事件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带领团队用防暴盾牌隔离危险区域,并引导顾客从安全通道撤离。她获得的1万元奖励,印证了胖东来"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管理理念。翻阅企业制度可见,胖东来构建了完整的正义激励体系:从2024年设立的"勇敢正义基金",到每月开展的应急演练;从《人格尊严补偿标准》对员工权益的保障,到《温暖基金》对重大疾病员工的托底支持。这种制度设计,将个体善举转化为组织行为,形成了"善有善报"的良性循环。
事件在社交媒体引发连锁反应。#胖东来处置施暴者员工奖励5万#话题阅读量突破3.2亿,网友点赞。许昌市民王女士在现场目睹全过程:"保安制服歹徒后,保洁阿姨立刻推来医疗车,收银员帮忙报警,这种训练有素的反应让我震撼。"
行业观察者指出,胖东来的应急管理已形成可复制的"许昌模式"。其建立的"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岗位自救、部门联动、企业支援)和"五维保障体系"(人员、物资、流程、技术、文化),为零售业安全标准提供了新范本。据许昌市应急管理局数据,自该体系实施以来,辖区商业场所恶性事件发生率下降67%。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企业文化层面。在胖东来,每个新员工入职培训都要学习《正义行为指引》,明确"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必须救助危难中的他人"。这种将道德要求制度化的做法,正在重塑商业伦理。正如创始人于东来所言:"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社会文明的载体。"
这场奖励事件背后,是胖东来持续二十年的价值坚守。从为员工设置"委屈奖"到建立行业首个"人格尊严补偿机制",从公开商品进货价到实行"无理由退换货",这家区域零售企业用一系列突破性举措,重新定义了商业文明的边界。
数据显示,胖东来员工年均休假152天,薪资是当地平均水平的2.3倍,流失率仅2.01%。这种"幸福企业"模式创造了惊人效益:2025年集团销售额预计突破180亿元,单店日均客流量超1.2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透明化运营"理念已辐射至供应链——通过"四方联采"模式,帮助137家中小供应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当杨某接过奖励证书时,现场响起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既是对个体勇气的致敬,更是对社会正气的呼唤。在风险与挑战并存的现代社会,胖东来用商业逻辑诠释了最朴素的真理:正义需要守护,善意值得奖励。这场发生在中原大地的正义故事,终将沉淀为商业文明进步的注脚。它告诉我们,企业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更能成为社会道德的灯塔。当每个组织都愿意为正义挺身而出,当每份善意都能得到制度性回响,我们终将构建起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社会。正如公示结尾所写:"愿这份奖励,能让更多人相信——光明永远值得奔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