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人叠罗汉骑车 一女子坐男子脖子上
【5人叠罗汉骑车 一女子坐男子脖子上】11月6日消息,据悉,10月29日在河北邢台沙河市北道口上演了“疯狂”的一幕,一辆电动车上竟满载着5个人!5名年轻男女(4男1女),涉事者全都是未成年人,画面中,只见其中 1 人蹲在踏板位置,3 人紧紧挤坐在车座之上,还有 1 名女生竟骑在最后排男生的脖子上,场景令人瞠目。11月5日,当地交警迅速行动,已成功找到涉事人员,并约谈了他们的家长。鉴于当事人均属未成年人,故未予以行政处罚,而是对涉事者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他们写下保证书,同时明确要求家长务必加强监护责任。#5人叠罗汉骑车 一女子坐男子脖子上# 这种将马路当舞台的行为,简直是将生命视为儿戏。无独有偶,近期在湘潭市,三名年轻小伙为博眼球,竟也以“叠罗汉”方式同骑一辆电动车,还将自认“帅气”的视频发到网上炫耀。从视频画面看,三人均未佩戴安全头盔,后座男子举着手机兴奋拍摄,驾车男子还不时转头互动,车辆在摇晃中前行。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车或机动车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并不罕见。今年7月16日早晨,未成年男生小龙(化名)驾驶二轮摩托车在西部某地一处隧道内,撞上一辆货车,导致他和另一未成年人受伤。
更令人痛心的是,2024年7月7日,贵州某地发生一起道路运输事故,一名时年14岁的女生驾驶二轮摩托车搭载3名未成年人与一辆轻型厢式货车相撞。事故造成1名摩托车乘车人死亡,摩托车驾驶者及另外两名乘车人受伤。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事故案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几年,不满12周岁骑行自行车与不满16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分别占骑行事故的7.5%和10.3%。另一组来自河南省潢川县的数据更为触目惊心:2024年以来,辖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事故占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的40%。
未成年人违规驾驶为何屡禁不止?记者调查发现,车辆获取渠道便捷是主要原因之一。西部某地一名交警介绍,查处的案件中,超过50%的未成年人驾驶的车辆为购买所得。“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买电动车作为奖励,只想到满足孩子的要求,没考虑孩子能不能骑”。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儿童电动摩托车、儿童电动自行车、儿童燃油摩托车等都可随意购买。一家店铺的客服在介绍一款成人电动车时甚至表示,小孩也可以骑。监管不力也是未成年人违规驾驶问题的重要原因。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60%以上涉及未成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中,都存在监护人监管不力的问题。一些受访交警和班主任反映,每逢周末或放假都会专门提醒学生,不能违规驾驶车辆,但劝导效果并不理想。部分中学生坦言,假期要去课外培训,或去同学家玩,比起坐公交和打车,骑电瓶车更方便。
电动车“叠罗汉”绝非儿戏,它直接挑战的是不可抗拒的物理定律。超员载人会使制动距离增长。电动车稳定性较差,违法载人、超员载人将增大车辆负荷,使车辆惯性增大,且会改变车辆重心、延长车辆制动距离。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在安全距离内刹住车辆。同时,超员载人会导致车辆稳定性变差。电动车超员载人后超重致使稳定性变差,在进入弯道或制动时,极易发生侧滑或原地侧翻等交通事故。
此外,超员载人还会影响车辆操作性。超员载人后,车辆性能发生改变,车辆重心后移。在车辆上坡和通过凹凸不平路段时表现更突出,同时,人员超载在驾驶员前方,会对驾驶员视线造成遮挡和影响操作,增加安全隐患。
如何织牢防控网,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安全?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牵头建立效率更高的全链条式整治机制。要在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上路、停放等环节,进行多部门、全流程联合监管。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安全宣传科科长李悦郡认为,作为车辆的租赁方和管理者,汽车租赁公司和共享电动车平台应当审核租赁人的相关信息,有效阻止未成年人违规获取车辆。
此外,共享电动车平台要进行系统升级,在用户注册、登录、开锁等环节增设“人脸识别”功能,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号租用车辆,从技术层面堵住漏洞。交警部门可与相关部门联动,通过“线上”精准锁定与“线下”精准查缉,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违规驾驶行为整治。以学校校纪校规处理为主、公安机关处罚为辅,加大通报学生交通违法行为力度,强化警示教育。
河南潢川县某中学法治教育课后,九年级学生小陈攥着法治宣传手册对检察官说:“以前总觉得骑电动车是小事,直到看到那些事故视频,才知道自己差点闯祸。以后我一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那条少年路上的法律红线,需要被更多人看见和遵守。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共享电动车平台通过在用户注册、登录、开锁等环节增设“人脸识别”功能,可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号租用车辆,从技术层面堵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