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搞笑!大哥正钓鱼 30斤大鱼游过来要吃的 “侮辱性极强”,当事人:反复放生导致不怕人了!
创始人
2025-11-06 10:05:26
0

  大哥正钓鱼 30斤大鱼游过来要吃的

  【大哥正钓鱼 30斤大鱼游过来要吃的】11月2日,山东青岛,一条“30斤大鱼直接向钓鱼大哥要吃的”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大鱼游向岸边正在钓鱼的大哥,张嘴等投喂,大哥亦是十分配合,把饵食投喂给大鱼后,便又悠然地抛下钓竿,继续沉浸于垂钓之中。当事人表示,“我这边是个垂钓园,有个规定是10斤以上的大鱼即使钓上岸也不能带走,但可以按斤来购买,因为钓了就放导致鱼也不怕人,再加上我频繁垂钓,园中的鱼儿都渐渐认得我了。一旦有人前来钓鱼,它们便会游过来,眼巴巴地等着讨要食物吃。就比如视频里这条,足有30斤重呢!”网友们见状,纷纷开启调侃模式:“这位大哥钓鱼技术已臻化境,简直超凡入圣——但凡那些主动游到岸边‘投案自首’的鱼,他是一概不屑收下的!”除此之外,“钓鱼邪修”这一新奇称谓也成功抓住了网友们的眼球,引发了广泛关注。试想这样一幅画面:狂风暴雨肆虐,天地间一片混沌,而钓友却稳坐堤岸,神色从容地收起鱼竿,一条三斤重的海鲈鱼随之跃出水面。他一边熟练地摘下鱼钩,一边兴奋地大喊:“瞧见没,我就说了吧!台风天才是钓大鱼的黄金时机,是上大鱼的绝佳窗口!”与此同时,另一群年轻人正脑洞大开,他们别出心裁地用珍珠奶茶和棒棒糖作鱼饵,兴致勃勃地挑战着鱼类的食性极限,试图揭开鱼类口味的神秘面纱。这种不走寻常路的“邪修钓鱼”硬核玩法,正在全国约1.4亿名钓鱼爱好者中悄然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从“#30斤大鱼游过来要吃的#”这一热门话题便可见一斑。长期的“钓了就放”策略,让这些大鱼逐渐消除了对人类的恐惧,它们开始主动靠近钓鱼人,甚至还学会了向人类“撒娇”讨食。这般景象,与传统钓鱼时的紧张刺激形成了鲜明而有趣的对比。在传统钓鱼模式中,钓鱼人与鱼之间的较量,是智慧与耐心的双重考验,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每一次提竿都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失落。可如今,在这特殊的垂钓场景中,鱼与人之间却仿佛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宛如老友重逢般自然。

  其实,垂钓园制定“钓了就放”这一规定,初衷本是出于对大型鱼类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同时期望通过按斤售卖的方式增加一些收入,维持园区的运营。然而,谁能想到,这一规定带来的意外结果,竟是让鱼类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如此显著的改变,它们从最初的避之不及,到如今的主动亲近,这一转变着实令人称奇。

  中国钓鱼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每年至少参与4次钓鱼活动),相当于每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爱钓鱼。而当大众还认为钓鱼是中老年人休闲活动时,一种被称为“邪修钓鱼”的硬核流派已在年轻群体中爆火。对这些钓鱼爱好者而言,钓鱼不仅是运动,更是一场“心灵按摩”。但钓鱼的终点不是什么鱼,而是什么竿、几号线、多大的钩、啥饵料。鱼竿永远都是就买最后“亿根”,没有钓具升级,哪有鱼获“爆护”(指鱼获多到装满鱼护)?不少人从几十元的入门竿开始,一路升级到数千元的高碳素竿、进口轮组,甚至定制线组。

  他们默认:“钓不到鱼不是因为技术差,一定是装备还没到位。”江苏南京的钓友“老陈”是典型的“装备党”。五年前他花98元买了第一根溪流竿,如今家里已有27根不同调性、长度的鱼竿。

  在钓鱼圈,一股“邪风”正在蔓延。不少新手钓友迷信“神饵”,总觉得钓技不如钓饵,只要饵料够“狠”,爆护不是梦。于是,一些被称为 “邪修大师” 的推广者趁虚而入,打出“加它必爆护”“一包就上岸”的标语,吸引大量不明真相的钓友跟风尝试。从早期的“头疼粉”“康复新液”,到最近被热炒的“蟑螂粉”,各种奇奇怪怪的添加物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想问:钓鱼,什么时候变成了“化学实验”?

  被热炒的蟑螂粉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尝试将其加入饵料中。有经验者反馈,在饵料中加入约10%的蟑螂粉,确实能在鱼情正常的情况下,提高鲫鱼、草鱼、鲤鱼等鱼种的咬钩率。但有用不代表值得用。蟑螂,俗称“小强”,常出没于潮湿、脏乱的环境,体表和体内携带多种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卵。将蟑螂磨成粉后,这些微生物并未完全灭活。如果你手上有伤口,哪怕只是鱼钩划出的小口,接触蟑螂粉后极易引发感染。轻则红肿发炎,重则持续化脓,甚至需要去医院处理。除了对人有风险,这类非正规添加物也可能对水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蟑螂粉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微生物,投入水中后可能打破局部水域的生态平衡。

  在“邪修钓鱼”用珍珠奶茶和棒棒糖挑战鱼类食性的同时,另一批硬核选手则选择直接挑战自然界的物理极限。钓鱼佬就向NPC一样,随机地点,随机时间,随机刷新。 科考队历尽艰险到达目的地,结果在地上捡到了个野战蓝鲫的包装袋。当台风“桦加沙”裹挟着狂风暴雨逼近广东沿海,官方预警高悬时,真正的钓鱼佬已悄然刷新在风暴前沿。他们身披雨衣,手扶鱼竿,在滔天浊浪前稳坐如山,仿佛台风不过是背景特效,而他们的“刷新点”正是风雨最烈的堤岸。珠海一名钓友在视频平台直播“迎风作钓”,镜头中浪花几乎扑上堤坝,他却淡定收竿一条三斤重的海鲈鱼,边摘钩边喊:“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台风天才是上大鱼的窗口期!”

  这种看似疯狂的行为,实则暗合了钓鱼圈那句名言:“风浪越大,鱼越贵”。当台风搅动水体,底层鱼类因缺氧被迫上浮觅食,反而为钓鱼佬创造了良机。

  一边是垂钓园里被规则驯化、主动讨食的鱼,一边是钓鱼圈里追求神饵、剑走偏锋的“邪修”派,看似对立的两面,却共同勾勒出当代钓鱼文化的多元图景。钓鱼的乐趣,不只在于收获多少鱼,而在于过程本身的丰富多彩。无论是用棒棒糖挑战常规,还是与岸边讨食的鱼互动,或是台风天坚持作钓,都是这1.4亿人寻找的“心灵按摩”。请珍惜你身边的钓鱼佬。毕竟,他们上能陪领导谈人生,下能帮钓友捞手机,文能研究侦破悬案,武能对抗台风暴雨。最重要的是,他们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毕竟每次抛竿前,他们都真心觉得:“这次肯定不会空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