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俄罗斯接连亮出“大杀器” 新型核潜艇战斗威力达200万吨TNT当量!!
创始人
2025-11-06 10:04:49
0

  俄罗斯接连亮出“大杀器”

  【俄罗斯接连亮出“大杀器”】当地时间11月1日,俄罗斯新型核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正式出坞,该潜艇可搭载6枚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其核战斗部威力达200万吨TNT当量,足以掀起百米高的放射性海啸,将沿海城市化为废墟。与此同时,俄军陆、海、空战略核力量联合演习的导弹轨迹划破天际,“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验画面首次公之于众。俄罗斯的核武库,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从幕后走向台前。据悉,俄罗斯对外公布了一系列“重磅武器”的试验动态,涵盖“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以及“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等。军事专家张学峰分析指出,俄罗斯此举既是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同时也向外界释放出明确且强硬的信号——俄罗斯绝不会“屈服”于西方威胁。专家张学峰表示:第一,俄罗斯的举动有一定的例行性和计划性。俄军通常会在每年10月中下旬举行核力量演习,新型武器装备的试验也是按照研制节奏开展的。第二,俄罗斯通过这些行动来反制北约的针对性活动。例如,回应北约举行的“坚定正午”核演习;宣示俄罗斯不会在俄乌问题上向西方妥协;推动俄美就核军控条约进行谈判。不过,俄罗斯在展示核力量的同时,也按照相关规定向美方进行了通报,这反映出俄方在对美政策上采取施压与接触并举的策略。

  “例行演习”还是“战略威慑”?双重解读下的俄式逻辑。专家张学峰指出,俄罗斯的举动兼具计划性与针对性。一方面,俄军每年10月的核演习确属惯例,新型武器的试验也符合装备更新节奏;另一方面,此次“亮剑”的时机与规模显然经过精密计算。北约“坚定正午”核演习刚刚落幕,俄罗斯立即以更强硬的姿态“回礼”,彰显其不受胁迫的决心。通过展示“波塞冬”等无法被现有反导系统拦截的武器,俄罗斯向西方宣告:任何试图在乌克兰战场上击垮俄方的企图,都可能引发无法承受的后果。俄方在演习前向美方通报细节,既维持了核透明度的底线,也为重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埋下伏笔——若要避免核竞赛升级,美国必须坐到谈判桌前。

  对乌克兰而言,俄罗斯的核威慑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乌克兰在常规战场上依靠西方援助持续反攻,但“波塞冬”这类战略武器的出现,暗示冲突可能升级至非对称维度。乌军获得的“海马斯”火箭炮与“风暴阴影”导弹,在核巨浪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俄罗斯的核姿态可能加剧欧美内部分歧。欧洲国家是否愿意为乌克兰承担核冲突风险?德国《明镜周刊》直言:“我们是否准备好为基辅赌上柏林?”

  若以试射洲际导弹、部署新型核弹头回应,恐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若沉默以对,则可能被盟友视为软弱。近年来美国推进“核现代化”,但“波塞冬”这类武器仍颠覆了传统核平衡理论。俄方通报演习的举动,被解读为“留有余地”。前美国军控谈判代表比尔·托比亚斯称:“普京在玩一场危险游戏,但他特意留下了对话通道。”

  俄罗斯近期的一系列军事动作,也是向外界释放明确且强硬信号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国际局势中,西方一些国家不断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挑衅和战略围堵,试图通过施加压力来迫使俄罗斯做出让步。然而,俄罗斯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不会被西方的威胁所吓倒。俄罗斯公布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以及“哈巴罗夫斯克”号核潜艇等“重磅武器”,都具有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这些武器不仅在技术上领先世界,而且在作战效能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具有几乎无限的航程和难以拦截的特点,可以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远程打击;“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以在深海中长时间潜伏,对敌方沿海城市和军事设施构成巨大威胁。

  俄罗斯通过展示这些先进武器,向西方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任何对俄罗斯的军事冒险行为都将遭到严厉的报复。这种威慑力量的展现,有助于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防止西方国家轻易采取冒险行动。同时,也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因为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威慑力量的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战争的爆发。

  俄罗斯绝不会“屈服”于西方威胁的坚定立场,是其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必然选择。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西方一些国家试图通过经济制裁、政治施压等手段干涉俄罗斯内政,破坏俄罗斯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对俄罗斯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大实力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面对西方的威胁和挑衅,俄罗斯人民不会坐视不管,而是会团结一致,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俄罗斯政府通过加强军事建设、展示先进武器等方式,向国内外表明自己有能力、有决心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俄罗斯的坚定立场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在国际社会中,一些弱小国家常常面临来自大国的压力和威胁。俄罗斯的经验表明,只有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尊严,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其他国家可以从俄罗斯身上学到,面对外部压力时,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加强自身实力来应对挑战。

  俄罗斯的“大杀器”展示,既是强权政治的延续,也是全球安全体系脆弱的写照。当核潜艇潜入深海、核导弹隐匿于云端,人类再度被拉回冷战时代的恐惧阴影中。或许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一定是用木棍和石头。”而对于乌克兰的焦土、华盛顿的决策室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来说,这场关乎命运的赌局,才刚刚进入最危险的章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