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L号月亮来了 最佳赏月时间请收 今晚21点见!
创始人
2025-11-05 20:03:28
0

XXXL号月亮来了 最佳赏月时间请收

  【XXXL号月亮来了 最佳赏月时间请收】就在今晚 21 时 19 分,本年度最大、最圆的" 超级月亮 "将如期现身夜空,为秋日增添一份浪漫与神秘。这次超级月亮之所以被称为" 年度最大 ",是因为它将是 2025 年所有满月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仅约 35.7 万公里。当夕阳西沉,夜幕拉开,这轮 XXXL 号的月亮将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超级月亮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月亮处于满月状态,二是月亮恰好运行到近地点附近。天文学家解释,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 —— 当月球运行到近地点时,它比在远地点时距离地球近了约 5 万公里。今日 21 时 19 分,月亮将呈现最完满的圆形;约 9 个小时后,即 11 月 6 日 6 时 27 分,月球将到达今年所有满月中与地球最近的位置,距离仅约 35.7 万公里。这种时间上的接近,让今晚的月亮兼具 "最圆" 与 "最近" 的双重特质,格外引人注目。​

  与平常的满月相比,这次的超级月亮到底特别在哪里?数据给出了直观答案:年度最大满月与最小满月相比,视直径大了约 14%,视面积大了约 30%,亮度的提升也同样惊人,增加了约 30%。不过,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坦言:"从数字上看,差别很明显,但实际上这种大小差异,单靠肉眼直观看,不太容易精准察觉。" 即便如此,这份源于宇宙规律的微妙变化,仍足以让今晚的夜空因这轮明月而更添魅力,成为秋日里难得的视觉盛宴。​

  想获得最佳的观赏体验,时机选择至关重要!北京天文馆专家建议,日落后 1 小时之内是观测超级月亮的 "黄金窗口期"。当月亮刚从地平线升起时,由于 "月亮错觉" 现象 —— 我们的大脑会下意识放大地平线附近的物体,再加上地面景物(如树木、建筑)作为参照,月亮会显得格外巨大,仿佛触手可及。以北京为例,11 月 5 日的日落时间约在17 时 04 分,而月亮在16 时 40 分左右就已从东方地平线升起,这意味着从傍晚开始,人们就能逐渐捕捉到月亮的身影,静静等待它升至夜空中央的完美时刻。​

  观赏超级月亮无需复杂设备,仅凭肉眼就足以感受其震撼,但如果有望远镜,就能解锁更多细节。专家建议,选择城市制高点、地标高楼平台、郊外山顶或海边等视野开阔的地点,能最大程度减少遮挡,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具体来看,不同工具能带来不同感受:肉眼观赏可直观感受月亮的宏大与皎洁,适合记录整体氛围;双筒望远镜能清晰看到月球表面的大型环形山和月海,让月面纹理初步显现;小型天文望远镜则能进一步分辨月面更精细的地貌,如辐射纹、撞击坑边缘的阴影,甚至能隐约看到月海之间的明暗交界线,仿佛近距离触摸月球。​

  "超级月亮" 这个术语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在天文领域,专家们更倾向于使用 "近地点满月"这个更严谨的表述。北京天文馆的科普专家解释," 超级月亮 " 并非天文专业术语,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完全成立,是月球轨道特性(椭圆形轨道)与地球观测角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补充道,通常一年会出现 2 至 3 次超级月亮,2025 年共有 3 次,分别出现在 10 月 7 日、11 月 5 日和 12 月 5 日,而今晚的这次因月球与地球距离最近,成为年度最大的一次,观赏价值最高。​

  每当超级月亮出现,总有不实传言将其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联系起来,科学界对此早已给出明确结论。天文专家强调,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月距离变化与地震或火山喷发存在关联—— 即便有火山和地震发生,根源也在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地质活动,与月球无关。"超级月亮会引发自然灾害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一位科研人员进一步澄清,"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化只会影响江海的潮汐,让潮汐幅度略有增大,不会导致灾难性事件,公众无需对此担忧。"​

  如果今晚因为阴雨天气或其他原因错过这场天文秀,也不必太过遗憾 ——12 月 5 日还将有一次超级月亮出现,那将是 2025 年最后一次观赏超级月亮的机会。不过,天文学家提醒,12 月 5 日的超级月亮相比今晚的会稍小一些,因为届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会比今晚稍远(约 35.9 万公里),视直径和亮度都会略有下降,因此今晚仍是本年度观赏超级月亮的最佳时机。​

  今晚,当 21 点 19 分的钟声敲响,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走到户外,与这轮年度最大满月来一场浪漫的邂逅。无论你身在城市街巷还是乡野田间,这片银辉都将平等地洒向每一个仰望的人,用宇宙的温柔抚慰日常的疲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