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澳门11月4日电 (记者 黎金良)第十八届世界华商大会11月2日至4日在澳门举行,这场以“共商共筑华商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盛会,吸引全球逾4000名华商精英参与。会议期间,中通社采访了多位与会华商,从他们的言谈中不难捕捉到,尽管全球经济格局面临深刻变革,但华商群体正以更紧密的团结、更开阔的视野与更灵活的策略,积极应对变局,并在中国科技崛起与区域合作深化中寻找崭新机遇。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信号一:团结协作成共识,华商网络韧性凸显
“我们每两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与世界各地的其他华人合作。”来自澳大利亚的华商Marcus Noonan对记者表示。这种定期聚首、强化联系的模式,正是世界华商网络历久弥坚的缩影。
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副会长杨天明则向记者生动描绘了这场盛会的凝聚力:“它凝聚了全世界华商的精英,大家相聚一堂……全世界的华商们都很积极参加,都很愿意参加。”这种发自内心的参与热情,彰显了华商群体对共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认同。杨天明更自豪地宣布,下一届大会将移师阿联酋,由该会承办,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全球华商事业在地域上不断拓展的生动注脚。
信号二:中国科技成新引擎,“出海”合作需求旺盛
在谈及发展机遇时,“中国科技”成为多位受访华商口中的高频词。
来自马来西亚的华商Louis Ooi直言:“目前中国很多方面都挺先进的,比如电子、汽车等领域……我觉得这是商机。”他虽提及当前大环境存在挑战,但坚信“有危就有机”,并透露已在上海、香港及海南投资了三间公司。
中东市场对中国科技的拥抱更为热烈。杨天明以具体案例说明:“中国的小鹏汽车,就是我们商总跟迪拜政府引荐牵线的,然后在迪拜取得很大的成功。”他强调,阿联酋政府与当地华商均对中国的高科技、新能源及智能制造“非常感兴趣”。为此,该商会更专门成立了项目合作发展部,旨在为中国高科技企业落地阿联酋提供“一条龙服务”。
加拿大华商陈国坚则从自身从事的养老产业出发,表达了与中国AI科技合作的强烈意愿。“我们现在在大力开发AI赋能,提升养老的科技管理水平”,他计划借此次大会之机,与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探讨。
信号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受瞩目,华商扮演关键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本届大会的焦点之一,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备受华商期待。
Louis Ooi认为,大湾区的合作是“把整个区域本身的优势串联在一起”,能最大化效益。陈国坚在参观大会展览后,对澳门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发展印象深刻,并指出其与大湾区及内地的融合“非常到位”。
此外,华商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用愈发凸显。陈国坚谈及中加关系时表示,应把两国的优势,通过华人桥梁好好地结合起来。同是来自加拿大的华商卫建锋则感受到“国家(中国)希望侨商多回国发展”的明确信号,并特别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所创造的广阔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