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 商家无奈直言:假期退货率高达100%!!
创始人
2025-11-04 21:04:24
0

  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

  【为防白嫖式退货 卖家选用巨型吊牌】11月4日消息,为防“白嫖式”退货,电商卖家选用巨型吊牌,尺寸如A4纸,物理限制恶意退货,无奈应对“七天无理由”滥用。“卖十件退九件,这生意做得比慈善还亏。”一位经营女装店铺的店主在社交平台上的吐槽帖意外冲上热搜,短短几小时内便引发上千家线上商家的集体共鸣。这个五一假期,他的店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退货潮——整个假期期间退款率突破100%,其中5月3日当天更是飙升至300%,相当于每卖出三件衣服就要退回九件。这种反常现象并非孤例,黄金周,杭州西湖断桥边、北京故宫红墙下,游客穿新衣拍照打卡,衣领吊牌晃动成奇特景观。这些“穿新衣拍完即退”的消费者,将“七天无理由退货”异化为“新装体验卡”,衍生“白嫖式退货”。江苏扬州李某花8399元网购新款苹果手机,派送途中就申请“仅退款”,签收后拒退货,被起诉才补缴货款。无独有偶,沈阳某职业学校的60余名学生,为参加运动会集体网购演出服,活动结束后集体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退货。商家收到的衣服不仅沾满草屑泥土,还布满褶皱,直接导致店铺被平台封禁三个月,经济损失达八千余元。

  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卖家们同样深陷困境,苦不堪言。有些买家先是信口雌黄,谎称“已拒收”商品,进而要求仅退款;待卖家拒绝后,他们便立即签收货物,而后又以“商品破损”为借口,再次申请退货退款。这般前后矛盾、自相矛盾的操作,无疑是“空手套白狼”恶意行径的鲜明暴露。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有位买家网购了一件价值两千元的限量版手办,签收后竟用石膏粉填充包装盒,精心伪造出“未拆封”的假象,妄图以此骗取退款。即便被商家当场拆穿,这位买家仍强词夺理、振振有词。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白嫖党”,商家们不得不被迫开启一场“防骗保卫战”。国庆前夕,一款“巨型防盗吊牌”在电商圈悄然走红。这种吊牌尺寸比A4纸还要大,上面不仅用加粗字体醒目地印着“拆封即视为接受商品”的警示语,还配备了需要专业工具才能拆除的防盗扣。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平台上很快便出现了“无损拆吊牌”的教程,甚至还衍生出了代拆吊牌的灰色服务产业。这场商家与“白嫖党”之间的攻防战,愈发激烈、愈演愈烈。有的商家在衣服内部缝入RFID芯片,以追踪商品流向;有的店铺采用一次性激光防伪标,确保商品真伪可辨;更有甚者,给商品拍摄360度无死角的视频,作为日后维权的有力证据。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部分商家无奈之下,被迫采取更为激进的策略。广东的陈女士购买的手机壳出现脱胶问题,当她申请退货时,竟被商家要求“当场砸毁商品并拍摄视频为证”。这种“破坏性退款”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商品被二次销售,但也引发了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泛争议。某珠宝店主更是别出心裁,自创了一套“退货暗号”:在商品的隐蔽处刻上买家ID的缩写,一旦发现退货商品被转卖,便立即通过平台进行追溯并追责。这场由“白嫖党”所引发的商业生态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刻改变着电商行业的既有游戏规则。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成都市民张女士身上,她因牛奶变质申请退款,商家要求她把牛奶全部倒进马桶里,拍视频作为证据。

  高退货率早已是女装行业的“魔咒”。调研数据显示,女装退货率普遍在50%以上,羽绒服等季节性类目甚至超过80%。每到假期、降温等节点,商家们就集体进入“渡劫模式”。有人调侃:“现在开女装店,比养孩子还费心,养孩子至少不会穿完就翻脸不认人。”但细究起来,女装行业的“自嗨式操作”才是高退货率的关键推手。首当其冲的是愈演愈烈的“尺码内卷”。这两年“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的话题隔三差五上热搜,S码堪比十年前的XS,M码成了“微胖专属”。不少网友吐槽:“以前穿M码宽松,现在穿L码勒得喘不过气。”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更让人心寒。明明面料从纯棉换成了化纤,价格却涨了三成;设计上翻来覆去都是“度假风”碎花、露背装,完全不顾上班族的通勤需求。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通勤女装”搜索量同比上涨200%,而那些标价三位数的“网红款”,退货率高达65%。超长预售则成了压垮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来“45天预售”“60天发货”的标注在女装详情页比比皆是。有消费者吐槽:“3月付定金买的春装,收到货已经穿不上了;冬天买的羽绒服,来年开春才发货。”

  “仅退款”规则原为平台照顾消费者而设,如生鲜、小额商品退货运费贵及防商家售假。该规则最早由京东2014年推出,仅限自营商品,2021年拼多多推行后进入大众视野,后成行业标配。实际运行中,它成电商平台内卷产物。分析师称“仅退款”是电商平台竞争极致下的举措。2025年4月,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公告,将不主动介入“仅退款”,由商家自行处理。

  这意味着,实行短短四年时间的“仅退款”,终于落下帷幕。

  “仅退款”的存废之争,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诚信的考验。扬州那个案子给我们提了个醒:诚信这两个字,在哪儿都是金字招牌,在网上也一样。为了一点小便宜丢了诚信,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北京朝阳法院的法官说得在理:退货退款,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商家要诚信经营,消费者要理性维权,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售后,本该是解决问题的环节,现在倒成了博弈场。消费者提心吊胆怕被坑,商家如临大敌怕被薅,结果都是:钱没省/赚成,心力交瘁。好的售后,不应该是斗智斗勇的博弈,而应当是商家和消费者共同维护的商业信任。平台作为居中方,也该站出来更有担当些:别为了所谓的“效率”,把复杂的人情往来简化成冰冷的话术,别只顾及“少数麻烦制造者”,而忽略了大多数正常消费者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下半年,就有近20个颇具知名度的女装店宣布闭店。巨大的吊牌或许能暂时阻挡一部分“白嫖党”,但真正治本的方法,还是得回归到产品本身。在西湖边,那些尚未剪掉的吊牌仍在风中摇曳;在商家仓库里,退货包裹堆积如山。这场退款率与套路的博弈,终将让双方都回归理性:商家少点算计,多花心思在产品上;消费者少点贪念,让退货权回归本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扩大“湾区... 香港新闻网7月31日电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31日宣布扩大“湾区账户通”服务账户办理地区至中国内地所...
香港警队新任“一哥”周一鸣:警... 香港新闻网4月2日电(记者 张明臻)香港新任警务处处长周一鸣今天履新,他在警察总部会见传媒时提出未来...
180度大转弯?美国豁免手机、... 香港新闻网4月13日电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
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市民期待... 香港中通社12月6日电题:中央赠港大熊猫即将亮相 市民期待拆“礼物”作者陈卓仪 梁嘉轩中央赠港大熊猫...
香港歌手李国祥去世 终年60岁 香港新闻网3月29日电 香港歌手李国祥29日被证实离世,终年60岁。其好友周启生接受传媒访问时证实死...
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5月6日电 题:特首办谈李家超再访中东  香港中通社记者 罗光萍 陈卓仪  香港特区行...
中国收紧7类稀土出口管制 ... 香港新闻网4月7日电 中国4月4日反击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包括当天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些...
香港廉署接待“一带一路”两国斯... 香港新闻网3月26日电 香港廉政公署3月24日起接待一带一路国家斯里兰卡及赞比亚的反贪机构高层代表...
研究指香港未来10年点对点交通... 香港中通社3月25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正就网约车平台研究相关规管措施,网约车平台Uber于25日公布香...
香港雇员2024年工资中位数达... 香港中通社3月24日电(记者 谭畅)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4日公布数字,去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的每月工...